分享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meihb 2019-08-31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是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循环功能进行支持治疗的基础理论。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根据Starling定律,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增加,每搏输出量SV也相应增加(曲线1)。但心肌收缩力受损时,SV随EDV增加而增加的程度明显下降,曲线呈低平状态(曲线2)。

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时,每次测量数值的标记点称为心功能点(如A、B、C),D点则是治疗的目标点。

如果初次测量的心功能点称为A点,首先应用心脏正性肌力药物,可以使曲线2移向曲线1,从而使A点沿红色虚线方向直接移向D点。如果首先应用扩容治疗,增加心脏前负荷,若心功能正常,A点沿曲线1移向D点,这是临床上所期望的结果;如果心功能受损,A点沿曲线2移向B点,此时再应用心脏正性肌力药物使心功能点由B移向D点,这是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剂量明显少于由A点沿虚线移向D点所需的正性肌力药物的剂量。所以,A→B→D是将心功能点由A移向D的最佳选择。同理,将心功能点由C移向D的最佳选择是C→B→D,而不是由C沿虚线直接到D。

心脏的SV不足可能是由于或同时并存前负荷不足或前负荷过多,调整心脏前负荷是增加SV的首要治疗措施。只有在心脏处于自身最佳的做功状态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才有可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一味强调脱水或盲目补液同样带有片面性。这个理论就是血流动力学ABC理论。


本期内容参考:实用重症医学第2版。

血流动力学系列文章来源于日常自主学习记录,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不喜勿喷,欢迎各位同道关注并私信联系沟通,共同学习解决……

字体潦草,尽量练习,难为各位同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