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灸法特色

 代彬中医养生 2019-08-31

艾灸剂量的多少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宋代尤其重视艾灸的剂量。宋代医家认为灸量足才能达到驱邪扶正的功效。

《扁鹊心书》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宋代艾灸壮数多则百壮甚至千壮。当然,灸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疾病性质和部位辨证选量。本研究显示,宋代对于虚证、重证、寒证施灸的壮数多。例如,《针灸资生经·虚损篇》云:“凡此等疾,皆刺灸之,多至五百壮,少至二三百壮”。《备急灸法》云:“每患一个疮,或灸三百壮,五百壮,至一二千壮方得愈者”;《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二》云:“心痛暴恶风。灸巨阙百壮”;《灸膏肓腧穴法》云:“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但对于热证、轻证及小儿疾病的艾灸壮数需相应减少,如《针灸资生经》引用《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

从灸量演变的角度看,参考隋唐时期以及金元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可发现,隋唐时期灸量多以几壮、几十壮或“随年壮”进行规定。宋之后各朝代则继承了宋代灸量宜足,辨证选量的思想;明代《针灸大成》云:“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不通其变也”。可以看出,在唐代灸法理论的基础上,宋代认为施灸量宜足,同时需辨证选量,对于寒证、重证应增加剂量以保证灸量,而对于轻证、热证则可在灸量足的前提下减少剂量。

灸量宜足的理论从宋代开始逐步形成并影响着后世医家。目前对于灸量大小的研究颇多,顾一煌等在不同剂量对运动后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影响的实验中发现,灸量的多少影响血清中肌酸激酶的含量。周小平等在热敏灸不同灸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饱和灸小组相比于常规灸量组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可看出,灸量宜足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