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金峰图书馆x 2019-08-3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病变所引起的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肥大,或伴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喘、气短、胸闷心悸,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及右胁胀痛,严重时可有头痛、头晕、汗出、烦躁不安、白昼嗜睡、夜间失眼精神错乱、面唇青紫、颜面及下肢浮肿、腹水、尿少、呕血便血等。此病属中医“肺胀“痰饮”、“心水”等范時。

        传统常从痰浊阻肺、心肺气虚、血療水泛、痰浊蒙窍等分别辨治。

          整体观认为,上述各型病机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共同存在。此病是以心肺为重点的整体疾病,表证如或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肢冷等;上焦证如咳喘、气短、胸阅、心悸、心烦、暗睡、失眠、精神错乱等;中焦证如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纳差、胃脘右胁胀痛等;下焦证如尿少便澍、浮肿等;血分证如舌暗、面唇青紫或有呕血、便血等故应予系统治疗,全息汤基础方加减。

【全息汤配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咳嗽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

喘者再加杏仁10g,喘甚者加葶苈子10g;

心悸或烦躁不安或多汗或失眠者加龙骨、牡蛎各12g;

嗜睡或神昏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g;

汗出肢冷或心悸严重者加附子10g:面唇青紫者加丹参12~15g,红花10g: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

纳差者加三仙各12g。

其余按总论中加减法加减。

       用以上方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明显缓解症状,增强体质,必要时可配合西医治疗。

          按: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互相联系共同形成人的整体。心肺同居上焦,关系更为密切,如肺心病多由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但在传统辨证施治中,往往只注意解决主要矛盾,较少兼顾其他方面,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较少涉及心,这就为疾病的发展蔓延留下了空间。系统疗法则从疾病的整体性出发,不管症状是否充分暴露,一律进行全方位调整,这样疾病重点部位得到治疗,也阻断了疾病发展蔓廷的空问,故不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比传统辨证施治为优。对肺部疾病包括肺心病是这样,对其他疾病也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