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本号曾推出三篇文章,讨论伊壁鸠鲁的死亡观。这次推出是另一篇回应文章。作者讨论了耶鲁大学哲学教授Shelly Kagan对伊壁鸠鲁论证的回应。伊壁鸠鲁论证诉诸的一个前提似乎是:人死后就不存在。下次本号将推出一篇文章反驳这个前提。 死亡如何伤害我们 文/何宝申 我们都怕死,但死亡真的能够伤害我们吗?在这篇短文中,我将简述并批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当代哲学家卡根(Shelly Kagan)的相关论点,并说明为什么我认为死亡真的能够伤害我们。 伊壁鸠鲁认为死亡无法伤害我们;他说:“在所有的不幸中,死亡是最可怕的,但它对我们而言仍然微不足道,因为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尚未降临,而当死亡降临时,我们是不存在的。”按照胡星铭的重构【编案:见http://hxm./epicurus_on_death/】,他的说法可以总结为以下论证: (1)如果任何事物或事件X能够伤害某个人S,那么X和S都是存在的。 (2)如果S死了,那么S不存在(即:“没有S这个人”,而非“有一个不存在的人S”)。 (3)因此,如果S死了,任何事物或事件X都无法伤害S。 (4)因此,如果S死了,S的死亡无法伤害S。 (5)如果S活着,那么“S死了”这件事(即S的死亡)不存在。 (6)因此,如果S活着,S的死亡无法伤害S。(根据1和5) (7)S或者死了,或者活着。 (8)因此,S的死亡无法伤害S。 我将在本文最后一部分批评伊壁鸠鲁的观点。现在我们先来看卡根对他的反驳。卡根反对前提(1);他认为即使X不存在,它也仍然能够伤害S。他说:“我的不存在或死亡能够伤害我,因为…当我不存在时,我缺少了某些东西。那么我究竟少了什么东西呢?我缺少的,当然是生命,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生命能带来的有价值的事物。” 按照我的理解,卡根的意思是这样的:虽然还活着的S不可能被某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死去的S)伤害,但是S的死却意味着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换言之,死之所以令S害怕,是因为他的死意味着(举例来说)他不再能吃喝玩乐,而不是因为他的死给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带来身体或心灵上的痛苦,更不是因为某种子虚乌有的东西伤害了真实存在着的S。卡根的论点可以整理为以下论证: (9)如果S死了,则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 (10)如果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则S受到某种伤害。 (11)因此,如果S死了,则S受到某种伤害。 卡根的论证看似合理,但我认为它是无效的,因为在(9)和(10)当中重复出现的“S”具有歧义性。在(10)“如果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则S受到某种伤害”这里,它的两个“S”指的都是活着的S,因为死人不可能作为真正的“人”而受到任何伤害。另一方面,(9)“如果S死了,则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的确切意思是“如果活着的S死了,则死了的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对(9)的更恰当解释应该是“在原本活着但现在已经死去的人这里,不存在任何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此我们把“缺少X”明确为无人称的“不存在X”,也就是“没有X”或there is no X。 根据以上辨析,卡根之说应该重新表述为以下论证: (9*)如果活着的S死了,则死了的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 (10*)如果活着的S缺少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则活着的S受到某种伤害。 (11*)因此,如果活着的S死了,则活着的S受到某种伤害。 虽然按照卡根的本意,(9*)和(10*)都为真,但因为(9*)的后件和(10*)的前件是不同的命题,所以这个论证是无效的;卡根的看法不成立。 如果卡根要避免原本论证的歧义性,他可以将它重新表述如下: (9**)如果活着的S死了,则“活着的S拥有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为假。 (10**)如果“活着的S拥有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为假,则活着的S受到某种伤害。 (11**)因此,如果活着的S死了,则活着的S受到某种伤害。 这个论证不仅没有歧义性,而且在形式上也是有效的,因此它似乎成功回击了我先前提出的反驳。尽管如此,从卡根的立场来看,它却是个不健全的论证。根据之前的引文,卡根认为生命能带来有价值的事物。由此可知,对他来说,只要S活着,他就必然拥有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换言之,“活着的S拥有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不可能为假。因此,如果卡根主张(9**),那么他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所以卡根的回应仍然站不住脚。 现在让我们回到伊壁鸠鲁。虽然卡根对伊壁鸠鲁的反驳是失败的,但是伊壁鸠鲁本人的说法也有很大的困难。根据他论证的前提(7),只存在以下两种可能情形:或者S还活着、而他的死亡尚未降临,或者S死了、而他的死亡已经降临。由此可见,伊壁鸠鲁认为死亡是一种已经完成的状态,而“正在死去”和“逐渐死去”的过程与死本身无关、只能算作活人生命中的一个插曲。问题是,如果这种看法为真,那么死亡就只能够降临在已经死去的死人身上,因此活着的S不可能死去,但这当然是荒谬的。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证明已经死去的人之前从来不曾活过,而这同样是荒谬的。由此可知前提(7)为假,而且伊壁鸠鲁的论证也无法成立。 综上,我认为死亡指的不只是死去的状态,而且还包含了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即“逐渐死去的过程”—用卡根的话来说,死亡包含了生命逐渐丧失价值、活着越来越痛苦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没价值的生命和人本身是同时并存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一种越来越没价值的生命,而人生就是越来越痛苦的过程。就此而言,死亡对人的伤害是完全可能且合理的。因此,我认为死亡确实能够伤害我们。 作者简介:何宝申,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分析哲学、中世纪哲学(形而上学、知识论、宗教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