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先生”在南宋,指的既不是德望之人也不是老师……

 天空勇者 2019-08-31
宋人饮茶,不仅重视茶本身,也很重视茶具。建盏作为与茶关系最紧密的茶具——茶碗,在蔡襄、宋徽宗等“最大牌”茶人的茶书中,被广为推崇。
 
到了南宋末年,甚至有人专门撰写了一本《茶具图赞》,该书依然将建盏作为茶盏的典型代表,并系统地介绍了宋代其他主流茶具。

 

《茶具图赞》在内容和体裁上,都是很有开创性的。首先,它是已知的第一本茶具专著,以往的茶书,都是将茶具作为茶事的一部分来讲解。
 
其次,它还是第一本茶具图谱,不仅集宋代茶具之大成,还给书中介绍的茶具,都附上清晰的白描配图,令茶具的材质、样式、功能都能流传后世,给后人研究宋代茶文化带来很大便利。

 
“有图有真相”的书籍在古代并不多,因为绘图是一件麻烦事儿,而且所绘的配图,还需要按照古代文人最鄙夷的照物写实的办法还原出来,“鹧鸪斑”建盏就曾因为没找到对应的配图,困扰研究者多年。

 
光从以上两点,就能看出当时的文人名士对茶具的钟爱之情。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拳拳爱物之心,定然无法写出本书。
 
这本图谱最棒的地方不仅仅在图文并茂一处,更因它言语诙谐,妙趣横生。
 
作者在介绍南宋流行的这些茶具的时候,不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罗列,而是根据每个茶具的作用、材质等特征,给它们取了有双关意味的雅号,并赋予“官职”和“赞语”,然后并将它们统称为“十二先生”。

这种“数字+称号”的描述,是中国古代惯用的一种组合方法,什么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五虎上将,吉祥三宝都在此列。

竹林七贤
 
“十二先生”将十二种茶具比喻成十二位有个性的官员。进一步联想,操纵这十二位“官员”的事茶人与饮茶人,不就是这一场场茶事中的“皇帝”?
 
比如“金法曹”和“石转运”两位兄弟,一个是金属制的茶碾,一个是石头制的茶磨,生动形象。


 
这种写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每个茶具都“拟人化”,把茶具作为有性格、有灵魂的“伙伴”来对待,而不是只有使用价值的“工具”。这样不仅便于读者记忆理解书中内容,也让后人看到,宋代的文人骚客,在茶事上的不凡追求。
 
收看今晚21:40广西卫视播出的《收藏马未都》之《闲说茶史茶家什》,来听马未都先生讲讲古今饮茶“伙伴”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