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大易水寒e0yecq 2019-08-31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文/青松国学(微信号:qsgx001)

我们学传统文化,读诸子百家,几乎都会听到这样一个词“圣人”。中华上古有圣人,从有文字记载的伏羲到黄帝……孔子到孟子是圣人。究竟什么才算是圣人?

《道德经》中无数次提到“圣人之道什么什么”,《论语》中无数次提到“是以圣人什么什么”。由此看来,圣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人达到了某种境界,这种境界叫做“圣人境”,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叫做“圣人”。

儒家于“超凡入圣”后,大有事在!道家在透入“圣人境”以后,亦仍大有事在。参天地,并日月,赞化育,此种“同天境界”,如不只作文字囫囵过去,要在功夫上确实证到,很难说清楚!

比如,子贡就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孔子的性道与天道,全须由功夫行证上体得,非言语文字能够传道,所以,夫子很少说,也说不出来!唯一说了一次,“吾道一以贯之”,除了曾子懂了,其他人都听不懂。好比“道可道,非常道”、“释迦拈花,迦叶一笑”,不是他不想说,实在是说不出来。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儒家“圣人境”

儒门中千圣不传之道与修道之心法,存于易学与散在经籍中者。可是,二千余年来,历代所谓的大儒,不像道佛二家那样,能在内修内养功夫上深入的修持而有所体证,没有拟定出一套超凡入圣修持的内在方法与体系,来作为后人修持的依据或途径可循。

所以,我们之前分享《独尊儒术》系列的文章中,提到儒家在叔孙通首次登上皇家历史舞台后,再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以及汉唐宋明,时至今日的这些所谓历代大儒,只是教人要做圣人,也有一些具体做圣人的外在戒律。

但是对于儒家圣人的内修功夫、内证境界与圣脉诀法,很少提及,可以说几乎没有。这是远远不如道佛两家的内修体系与途径,以及具体而严密的修证方法,有迹可循。

可以说到孟子之后,这种心法上的一脉单传,在没有具体的修持方法的情况下,致使道统圣脉,不得其传!即使后来有一些儒家大德,虽然行为上下功夫达到圣人之体,但是心法上几乎都是借鉴佛道或是自尧舜的德目罢了!

儒家有心法,这不是危言耸听。孔子、孟子如果不在“心”上下功夫,断然不会有如此高度。然而修圣之法,则只有少数资料!只提出要做到圣人而不谈性理,给后世带来种种迷团,让大家争论不休,相互攻击。

有存诚派,有守中派,有主敬派,有主一派,直到宋儒理学,再到王阳明开宗立派,让后人们无所识从。

《大学》、《中庸》之深奥和《道德经》一样令人挖空心思,解释的人和研究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还有以各种资料、史实、画画、习武、书法等来武装自己是国学大师、儒家大德更是不计其数,却很少有人在实证上下功夫,更别说证道“圣人境”。

那什么算是证道“圣人境”呢?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证道的“圣人境”

大家知道圣人境不是讲的,圣人境很难讲,更讲不出来。可是为了方便儒家初学者的理解,又不能不讲。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圣人,然后再讲一讲怎样入境。再次声明,圣人境不能讲,只是给大家请教自己的体验,请大家帮忙开示指正。

我们今天分享的儒家的圣人境,不是佛家的禅,也不是道家的道,而是吾道一以贯之的“道”。

众所周知,孔子在度化一干弟子时,忽见曾子的机缘具足,伸一只手指头,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唯”。曾子开悟了,有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与释迦牟尼度化迦叶时一样,“释迦拈花,迦叶一笑”。

儒家一以贯之的“道”与禅宗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同一事物,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既然是“一以贯之,不立文字”,语言也是应当扫除的,那为什么还要讲呢?

因为不借助语言文字,要想进入圣人境很困难,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孔子在度化曾子后,曾子“唯”。

出门之后,大家问他什么是夫子之道啊?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门人就搞不懂了,夫子的“道”怎么又变成忠恕了呢?怎么一个字变成了两个字?因为曾子也说不出来,只能说你们还是从忠恕做起吧。

中国文字挺有意思,忠字拆开来是中心,正如《道德经》里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恕字拆开来是如心,正是佛家的如来。

所以,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六祖大师在《坛经》里有一个解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意思是不执著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得道之指,“因指悟道,得道亡指”,这就是语言的功能。

这里用禅宗来做对照验证,是因为禅宗在大家的心目中更容易理解。孔子这儿“吾道”心法的传承与禅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以贯之,不立文字。

那么,吾“道”到底是什么?作为儒家的“一以贯之”,它离开语言文字,不是用逻辑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能用“以言遣言”的方法提示一下。至于究竟什么是孔子的吾道,什么是超凡入圣,还得我们自己切身体会。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圣人境”的起源

再者,在知道圣人境究竟是什么境界或者说是什么状态,再到如何用具体的方法修持到圣人境之前,我们先分享一下儒家从修持到圣人境的起源。

这个问题也只能简单讲,不能够展开讲。要展开讲,别说一篇文字,就是专门开一个起源的专栏,一两个星期也讲不清楚。同时,这种只说不修、停留在术的方式,讲了也不明白。

大家知道,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起源是说,孔子对一干弟子传道的过程中,其他门徒都不知其用意是什么。此时此刻,只有曾子,“唯”,开悟了。

这件事不能用我们现在人历史的、考证的眼光来看。有这件事,还是没有这件事,究竟是历史还是传说,与圣人境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圣人境要说明的既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说,而且历史与传说也说明不了凡人到圣人境界上的那种明悟。

孔子一句“吾道一以贯之”是中国儒家的开始,经过一百多年才传到孟子。在孟子以前都是一个人传一个人,孔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再传给孟子,基本上是单传。为什么是单传?并不是不想多传,而是难得其人,受用的人很少。

孔子的“一以贯之”到曾子的“慎独”,再到子思的“至诚”,再到孟子的“性善”,其实这几代圣人证道的法门都有些许的变化。从孟子开始,这种一脉相承的心法难以持续下去,传心地法门在当时不能够被人接受,没有办法之下,才有了“性善伦”,以至后来才有修行方面的法门,才开始从行为上,言行上立规矩。

由此以后,尊儒道变成尊儒法,后又变成皇朝驭人的尊儒术,儒家才真正在中国开了花,只不过开的这种花也终究是花罢了。

直到王阳明的证道四格言,才算稍稍的证道了儒家心法上的道统,取了一个名字叫“心学”。当然,他证道歌里证的道只是粗浅的圣人境,还不够究竟,不够圆满。

总之,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或者说是“圣人境”的起源大致如此。

这次,先与大家分享儒家圣人之“境”的大致的起源,往后再与大家分享证道圣人境前相对应的一些境界,以及达到圣境过程中,慎独、中和、至诚等修持方法。

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开示指正,谢谢!

都说圣人圣人,可圣人到底是什么境界与体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