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级感|人物传记素材,这样写更有偶像光环

 心本心123 2019-08-31
经典 2019-8-10 

高级感|人物传记素材,这样写更有偶像光环

壹笔·作文

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阅读传记时,人们往往心怀好奇和敬佩,去揭开名人的面纱,写传记的人则往往是为了拿掉名人头上的光环,二者目的相同——还原一个人真实的人生。在这段人生里,人们喜欢对照自己,知得失,获经验,明教训,懂进退,也可以看见时代与人的命运纠葛,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打气加油。传记是一面镜子,里面是别人已经确定的人生,外面是走在未知路上的自己。

/为普通人作传,如何借鉴闪光点?/

▶▶《柳河东集》:寓言式的传记

柳宗元是第一个以大量笔墨为平民立传的散文大家,他的传记从题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杂传,另一类是行状和碑铭,大多收在《柳河东集》中。他为百姓立传,颂扬其优良品格,为清官立传,反映社会状况,也借小人物展现大道理。

原文品读: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柳河东集》

哲理阐释:

宋清从事卖药的生意四十年,虽然常常赊账给他人,但这并没阻碍他成为富翁,因为受他恩惠的人大多会给予回报。他获得利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正是因为他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因此才有巨大的收益,他的智慧和为人,是那些眼光短浅的小商人无法相比的。柳宗元是有感而发,主要是借商人的高洁品格讽刺士大夫的丑恶嘴脸,揭露官场的黑暗,宋清也因此成为轻财好义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宋清的故事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宋清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做法,带给人许多深刻的启迪感悟;他施恩不望报、诚信经营的经营方式,更是当今许多企业家仿效的榜样。这个卓尔不凡的药商,市中的隐士,身上的闪光之处永远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

素材运用:

宋清的高尚品行,不仅得到了一代文豪柳宗元树碑立传,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几百年后,陆游在小病康复后作了一首诗,曰:“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缓药,空负宋清钱。”又过了几百年,清代状元缪彤在诗中又提到了这个卖药人:“卖药长安市,超然寄一身。”“曾读《宋清传》,犹嫌未绝尘。”

宋清作为一名普通商人,却能被这些名家书写于纸上,就在于他虽为商人,却坚持经营药品童叟无欺,且轻财好义,接济弱小,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仁爱”的思想。放到今天来看,宋清更应该是有良知、有远见的商人与企业家学习的典范。

/如何让传记素材更高级?/

运用传记素材和运用人物素材的区别在于,传记的维度比较多样,人物的素材繁多,可以展开的横向或纵向的联想也比较丰富,所以在运用方法上也有不同。如果仅仅把传记当成人物素材来运用,采用“论点+素材陈述+小结”的形式行文,不能让阅卷者看到你阅读传记后的思考和归纳,缺乏新意,难以得到高分。高明的考生则会保留传记的特点,让素材看起来像传记。

▶▶多面性:不同角度呈现,人物形象更丰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范畴宽泛的话题,比如“谈谈你喜欢的某位才女”等话题。如果你是传主的“铁粉”,那么就可以放飞自我了,援引大量资料,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你的爱。

比如,关于林徽因,就可以去阅读《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建筑师林徽因》等传记,然后呈现不同的角度,刻画传主不同的模样,整合传主的不同侧面,就是一篇新传记。

传记文本:《苏东坡传》

传主:苏东坡

故事:大词人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

运用片段: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 ; 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在朝云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诗》中,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故事性:概括素材,勾连话题,变素材为故事

积累人物传记素材,首先从传记中寻找话题,紧扣话题概括传主事例,需要注意的是要有观点句,事件要有因有果,有始有终,且多引用原文细节。此外,还要积累传主的经典语录。然后为概括的素材搭建论证的结构,让段落具有夹叙夹议的效果。

传记文本:《行走在音符和粒子间》

传主:冼鼎昌,理论物理学家及同步辐射应用专家

故事: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决定增加同步辐射源及其应用,“这工作太难”,但了解情况后,冼鼎昌欣然接受。

运用片段:

敢于尝试,迎难而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话题联系:迎难而上)很多朋友劝他不要接,但经过几个月了解情况,冼鼎昌竟然接受了同步辐射光源及应用项目。(尽量保留文本原句) 也许是冼鼎昌骨子里的傲气使他勇于尝试新事物,并且付出巨大的努力,最终使得同步辐射光源这个“祸害”身价倍增。(议论句:因果论证)人生之途,困难万千,只有敢于尝试,迎难而上,才能宠辱不惊,有条不紊,化险为夷,拨云见日!正如冼鼎昌一样,最终在物理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总结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