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古法四诊最高境界

 恬庐居士08 2019-08-31
医生通过望诊而知道病情的称为神;通过闻诊而知道病情的称为圣;通过问诊而知道病情的称为工;通过脉诊而知道病情的称为巧。为什么这样说呢?通过望诊而知道病情的,就是观察患者所表现的青、赤、黄、黑五种颜色变化,从而了解病变的情况;通过闻诊而知道病情的,就是听患者所发出的呼、言、歌、哭、呻五种声音变化,从而辨别病变的性质;通过问诊而知道病情的,就是探询患者对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不同嗜好,以此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病变所在的部位;通过脉诊而知道病情的,就是切按患者寸口的脉象,审察脉气的虚实,以此了解疾病的邪正盛衰情况,疾病发生在哪一脏和哪一腑。医经上说,能根据外部的表现症状就可察知其疾病的,叫做圣; 外部没有什么症状表现,而能根据细微变化来了解内部已有病变的,叫做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望、闻、问、切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诊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较多的论述,但首次明确地把这四者解释并提例的却是《难经》,古人把这四诊的技术高低分作神、圣、工、巧四等,无非是要求医者对其掌握程度要精益求精。所谓望诊,就是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的变化。所谓闻诊,是指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患者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所谓问诊就是问患者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患者的体表病发部分,察看患着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望,面色红润有光泽为阳,面色晦暗无光泽为阴,面部看起来青黑或苍白,多属阴证,而面饥黄或红紫,则多属阳证。闻”和“问”,通过与患者沟通,详细寻问病情,听其声音,患者若声音宏亮清晰则属阳证,有气无力,气若犹丝则属阴证。切,即把脉,脉象浮、大、滑、数属于阳脉脉象沉、小、涩、迟则属于阴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