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2 荐书丨享受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壹笔·作文 《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如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 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内在本 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对青少年来说,孤独是一道特殊命题,这本书里面就表达了青少年那些想说又不知从何说 起的孤独感。这本书也给我们的写作指明了一些方向,蒋勋先生可以将所有的事物加上自己对美学的理解,这些理解也因此变得不同寻常。读透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对人性与社会产生新的思考,并找到一个表征成为这些思考的出口——孤独。 中高考都结束,高三党与初三党们,这个暑假是与“孤独”对话的假期,为你推荐这本书,不妨暑假读起来。 【作家其人】 1947 年出生在历史古都西安的蒋勋,似乎血液中便流着一种传统的古风,蒋勋的母亲是清朝旗人官宦家庭的独生女,度过了战乱逃亡的颠沛流离岁月,这些经历在母亲刻意渲染之下,都成了蒋勋记忆中最早的文学灵感。 在文字创作的世界里,蒋勋的触角十分宽广,他以诗歌吟诵年少的激情和乡愁的心声,用散文细说生活的曼妙情境和对美学的深刻反省,更用小说处理人性神秘而复杂的内心,始终关照社会。蒋勋曾说:“我有一个梦,总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根在土,种子却随风云走去了四方。”他就是一个眷恋故乡的大地之子,也是爱好流浪的旅行品味家。 【语言孤独】 /原文阅读/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有一部电影《早安》,剧情就是重复着早安、晚安的问候。接触过日本文化的朋友就会知道,日本人的敬语、礼数特别多,一见面就要问好,电影里有一个小孩就很纳闷,大人为什么要这么无聊,每天都在说同样的话?事实上,这些礼数敬语建立了一个不可知的人际网络,既不亲也不疏,而是在亲疏之间的礼节。 ……在电影中呈现的就是这种“孤独的温暖”,因为当你站在火车站月台上,大家就会互相鞠躬道早,日复一日重复着这些敬语、礼数,可是永远不会交换内心的心事。 /释孤独/ ◎当众声喧哗,却不倾诉不倾听 现实中的年轻人,在网络软件中热情交流,在各类群组中侃侃而谈,哪怕是对着并不熟悉的人也能释放语言的善意,但是在现实中却沉默少语,更不要说交换内心的心事。这就是一种语言孤独。实际上,在网络社交中的喧哗,是为了让自己感觉不是生活在社交的孤岛上,不是离群索居的孤独者,而现实中的不倾诉,不倾听,是为保护自我筑起的屏障。许多现代人都是如此,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孤独和合群并存着。 【革命孤独】 /原文阅读/ 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 ……唯独年轻人会相信乌托邦,而寻找乌托邦的激情是惊人的。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所以秋瑾走向死亡,林觉民走向死亡,徐锡麟走向死亡,都是相信青春背后没有东西了,就此了断。我当时会把他们当作偶像,就是因为他们带给我一种青春杂糅着悲剧的感动,就像一首最美的诗。 /释孤独/ ◎革命是一种孤独的英雄主义 革命之所以孤独,是因为革命者比普通人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能变得更自由,更美好,而这种自由和美好的召唤,使他们哪怕面对孤独和牺牲也在所不辞。在我们这个和平时代,也许不会有秋瑾、徐锡麟,但是我们有无数为保护和平、安定社会的奉献者,就如那些不能被人知道姓名和面容的缉毒警察,他们的孤独,一定是对无毒世界和正义人间的无比相信,他们就是孤独的英雄主义者。 【暴力孤独】 /原文阅读/ 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你可以看张爱玲的一部小说《金锁记》,看那个母亲对她的最爱的孩子长白所做的事,真是耸动,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是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她教他抽鸦片,让他留在身边。她觉得这是爱,如果你告诉她,这是暴力,她一定哭倒在地,她会说她这么爱孩子,还准备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他。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我故意用这个例子,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释孤独/ ◎爱和暴力可能同时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受到父母亲人的语言暴力,或是批评或是恐吓或者当众羞辱。 一些父母认为批评打骂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在亲子关系中,爱和暴力有时候互为因果,被爱的同时也会被暴力伤害,久而久之子女变得孤僻、敏感,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所以要懂得爱的表达,不因爱而伤害。同时也要有对抗暴力的勇气和能力,爱从来不应该是行凶的理由。 【思维孤独】 /原文阅读/ 无,为万物之始。所有的万物都是从无开始。而在思维时,“无”代表的就是让自己孤独地走向未知的领域,那个还没有被定位没有被命名的区域。由你为它命名、为它定位。如果你是真正的思考者,你命名完就走了,你必须继续出走,因为前面还有要再继续探索的东西。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活着,他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他的知识是无限的,意思是说你怎么学都学不完,你必须不断地航向未知的世界。 可是大部分的人半路就停下来了,不肯走了。唯有真正的思维者坚持着孤独,一直走下去。最后,那个孤独的人,走在最前面的人,他所能达到的领域当然是人类的最前端。 /释孤独/ ◎孤独的传统写作和喧嚣的网络文学 写作是严肃的,这种严肃常常让写作者逼着自己置身于孤独的环境中,严谨地创作。所以路遥埋头写书,忽略妻女;马尔克斯蜗居“洞穴”,深居简出。写作者都是用孤独创造了自己的文学成就。而今,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付费、打赏、评论使网络文学读者直接参与到作品创作中,创作的过程不再是孤独和自我的。当严肃文学越来越被边缘化的今天,那些坚持孤独的写作者、思维者踽踽独行的背影,更值得获得掌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