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文迪:我为什么要到美国留学

 金钱永不眠倪 2019-09-01

一,铁三角的友谊赢得美国机票

邓文迪不喜欢被压缩浪费的感觉,她总是抢在别人前面,抢在命运前头,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我们也不止一次地说过,她是一个行动果敢、聪明无比的野心家。

当这个野心家在国内大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时,更加坚定了去美国的决心!但她不想以机会主义的淘金方式踏上那块异邦土地,她的目标非常明确:进入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拿到真金白银的学历。

曾经,她与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向往美国,幻想那个迷醉世界里的丰富物质和便利生活。此时此刻她的想法已经大有不同。

她清楚地知道,美国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为先进、开阔、充满机会和诱惑的生活方式。她不惧挑战、不怕吃苦,只害怕没有学习知识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于是她在广州医学院努力学习英语期间,结识了来自美国的 Jake Cherry 夫妇,因此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彻底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1987 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本是平常的年份,但对于邓文迪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她的命运,在那一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她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玫瑰国度。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第一个小高潮,从此泪水与汗水、鲜花与掌声、烂菜叶与喝倒彩,交织在她的天空。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Jake Cherry 先生在广州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他 42 岁的太太随夫而来。因为太太时间充裕,某个巧合日子,她偶遇叫作邓文迪的漂亮女孩,这女孩不同于那些懒散的普通大学生,她不仅乐于助人,而且非常上进。

擅于抓住机会的邓文迪,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学习英语的绝佳机会,她和这位中年外国女人经常联系,一来二去的交往中,Jake Cherry 先生便也加入其中。

虽然那时的广州四处充斥着学习英语的热潮,但有能力和真正老外对话的人也并非随处可见。即便 30 年后的今天,能讲流利英文的人还是比较稀缺的物种。

Jake Cherry 夫妇在广州的生活,因为语言障碍,日常很是枯燥,懂英语的邓文迪,性格开朗,大方得体,为人热情,言语幽默,很乐意帮助这对外国夫妻,自然便成为了他们生活旅游的向导。

在邓文迪急迫需要更深入的语言环境时,Jake Cherry 夫妇像高举着明灯的使者般闯进她的生活,有如天助也。这样的机遇,谁肯轻易让它从手边溜走。尤其像邓文迪一样,有头脑、有理想、有坚韧个性的野心家更懂得珍惜这个机会。

邓文迪:我为什么要到美国留学

二,异邦红叶梦

1988 年 2 月,邓文迪在 Jake Cherry 夫妇的帮助下,获得了美国留学生签证。虽然她在广州医学院还差两年才能正式毕业,她却毅然放弃,随之进入美国一家社区学院——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

其实,邓文迪和普通留学生一样,寻求的是美国人担保入境方式,只是她的机遇比别人好,有一对美国夫妇的经济保证,能比别人更快、更顺利地拿下签证。

Jake Cherry 夫妇把她安排在自己家中,还和她们五岁大的女儿合用一间卧室,她因为在学习之余兼而照顾恩人的小女儿,便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帆布床,同时 Jake Cherry 夫妇也向她承诺了学费方面的资助,直到她学成为止。

虽然这种留学条件,在美国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比那些为落脚到处找廉价出租房、为生计四处打工的奔波留学生,强出太多倍。但是,她仍能切身地感受到异域生活的不易。

在美国,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中,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包括学新的课业、交新的朋友、适应新的环境。Jake Cherry 夫妇的保护和资助毕竟有限,尤其当 Jake Cherry 太太发现她和 Jake Cherry 先生“关系非比寻常”时,两个女人的友谊从此便结束了。

那是邓文迪极其艰苦的人生岁月。如今再回首,多少有些心酸。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单薄的、毫无背景的中国女孩初到美国时的种种境遇,可以理解一个女孩在那种境遇下的种种选择。

但是,邓文迪绝对不会服输,她积极的行动力,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能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条件,在她人生最需要改变时,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例如,她热爱排球,就把热爱付诸实践;她渴望开阔的生活,就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她希望有更好的未来,就努力到了美国;她想进入名牌学府,便争取到了耶鲁大学的就读名额;她想拥有更广阔的社交圈,就着手研究时尚圈……

她发现美国式教育允许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独立思考正是她的强项。她用擅于规划的头脑,开始规划她的留美生活。

美国社会流行一句谚语:上帝是公平的。体现在时间上,最贴切不过。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不会因为一个人是王孙贵族,就故意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是乞丐,就飞速流转;更不会因为邓文迪是个中国留学生,就特别对待。

三,朝花夕拾的求学与打工模式

邓文迪第一项规划从时间开始。她每天将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早六点起床,八点至十一点上课。下课后,她和许许多多没有背景的普通留美学生一样,不能出去逍遥闲逛,找中国餐馆打工,替美国家庭带小孩,常常晚上十点之后才能下班,回家温习当天课业,睡觉时已是深夜。

整整四年时间,她都忙碌得像个飞转的陀螺,恨不能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美国学校以学分制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不管学生平时在做什么,学分够了就可毕业,这为她打工赚钱提供了方便。

另外,在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时,她改学经济学,也能兼职会计方面的工作。正式工作上的语言交流,与在中餐馆打工和给人家看小孩的生活交流不同,需要更多专业词汇才能准确表达语义。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语言能力更上一层楼,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顺利。

繁重的打工生涯,并未影响邓文迪的考试成绩。考试对于邓文迪来说,并非难事。在中国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中国留学生,从来不会畏惧考试,邓文迪又是应试高手,所以,她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那时,在邓文迪看来,为留学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极其值得的。

在以后的岁月中,她重新回忆学生时光,总会充满无限眷恋—那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人生。严格地说,那是她脱离父母监管,独立生活的伊始。不,应该是独立生存的开始。

“生活”与“生存”大有不同,“生活”更多注重情绪情感方面的需要,大意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安排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就好;“生存”侧重于衣食住行、金钱方面的需求,大意是必须在保证自己饿不死的前提下,再过上好一点的物质生活。

她初到美国,就在面临生存挑战的情况下坚持学习、打工,努力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如果没有超强的忍耐力和坚韧的毅力,早就卷着铺盖卷回老家去了。

跨跃大西洋的求学之路,绝对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不身临其境,不亲自尝试,很难想象个中滋味。这些困苦的经历,时时激励邓文迪必须在美国混出个名堂出来。

在当时,她与千千万万个在美留学生没有什么不同,手中捧着的加州州立大学毕业证并不是一块万能的敲门砖。

那时候,她还不是什么人生的大赢家,只是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单薄的华人女孩。

有人陪伴的路,再长也不觉得苦;有人分担的累,再难也不觉得痛;而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有些事,必须一个人扛;有些苦,必须一个人受。她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果然路如人心,越美越宽;学如江海,越积越多。

邓文迪:我为什么要到美国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