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卷首语】理论——管理研究的灵魂

 优优的爸 2019-09-01
理论——管理研究的灵魂


作者:章凯,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本刊编委


理论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组织管理学科中几乎所有的权威学术期刊都十分强调论文的理论贡献,然而,数十年来本领域的论文发表却很少贡献新的理论。基于对这一尴尬局面的反思,Sutton 和Staw 于1995 年发表了《理论不是什么》这一经典论文,另辟蹊径地分析和总结出不是理论的五大成分:文献引用、数据、变量、图表、以及假设,试图就理论不是什么达成共识。遗憾的是,对理论的误解今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随着学术规范国际化力量的增强,似乎更加普遍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在我看来,关键是目前主流的社会科学研究在追求研究科学化的进程中,片面看待科学的属性和科学研究的使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许多缺陷的根源在于以方法中心或者技术中心的态度来解释科学,在思考的最高层次上,方法中心表现为将科学与科学方法混为一谈。将科学等同于科学方法,将科学性等同于方法严谨,将理论片面地看作变量与变量、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理解理论的本质和使命,这大概是《理论不是什么》一文发表20 多年后,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的原因。


有人曾经将人生比作扣扣子,扣错了第一粒,后面都可能会错。组织管理学科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我们进入这个领域之前,西方的先辈们确实已经扣错了上边的扣子。这一问题不是改进研究方法所能解决的,因为研究的方式与方向错了!科学哲学家亨普尔(HEMPEL)认为,科学具备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充分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二是建构理论,并通过理论解释和预测事件与客观对象。组织管理学科的研究盲人摸象的现象太严重,很难实现这两大基本功能。由于基础理论的缺失甚至是对研究对象的错误建构,现行的“东施效颦”式研究多半有术无道,甚至反道而行。


科学发展之道何在?考察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我发现发展良好的学科都有一个相似的基础,那就是经过前期混沌的探索之后具备了三个基本条件:第一,选择了正确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理论原型;第二,拥有与该理论原型相适应的科学方法论;第三,选择和创造了同理论原型及科学方法论相匹配的科学研究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关于学科基本研究对象的理论原型规定了相应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一方面引导学科理论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规定了有效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如果一个学科不具备第一和第二个基本条件,一味地追求研究的客观性与方法的严谨性,那只能导致狭义的、片面的科学和虚假的研究繁荣,并最终阻碍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选择、创造与运用必须服务于探索和解决真实的科学问题。从学科良性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来看,组织管理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既没有建立起与研究对象拟合程度高的理论原型,也没有产生好的、适应学科对象的科学方法论,最后只剩下研究方法,并将运用这一方法的严谨性等同于研究的科学性。以此观之,如果一篇研究论文只有严谨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结果,而缺失了如灵魂一般的理论,那么,我们的研究自然无法实现科学研究的基本使命。如何正确理解科学理论的基本内涵?这值得本学科所有具备学科使命感的同仁们重视与反思。






联系我们

本文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年第5期卷首语,具体内容请详见我刊纸质版杂志。

编辑部电话:010-88383907

网络投稿:http://zrzk./

发行部电话:010-88373596(订阅杂志)

杂志官方网站:www.chrdm.com(官网带蓝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