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G来了,智能机器人受益几多?

 卡布卡让 2019-09-01

“机器人辅助医生,为患者做手术,以前很难实现。现在,因为5G技术的融入,逐渐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地可以做到的事情,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8月21日~25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如是说。

大会上,一批搭载5G技术的机器人一亮相展台,便吸引了众多观众。5G如何提高远程医疗质量?除此之外,5G还能为机器人带来什么?《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位专家。

为远程医疗插上翅膀

外科手术分秒必争,这也正是远程手术的痛点。远程手术中,医生连入互联网,指导远在千里之外的手术。网络本身的时延以及网络的不稳定性影响着手术效果,也限制着远程手术的全面开展。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高可靠性等特性,增加了网络的流畅性,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

田伟表示,5G技术相当于为医疗机器人插上了翅膀,让医生可以实现远距离工作。5G技术的普及能够帮助医疗机器人实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今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利用5G技术,同时完成两例机器人远程手术,在全球尚属首次。截至目前,该医院已经完成了4台机器人远程手术。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2.59人,其中,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低于德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

与会专家表示,5G将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机器人超声、机器人查房、医疗无线专网、远程医疗教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让工业生产更高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智能制造青睐有加。华为5G市场部部长赵志鹏表示,5G在工业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柔性制造等机器人应用场景起着重要支撑作用。5G将进一步打通设计、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使生产更加扁平化、定制化、智能化。

具体来说,5G可以解决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的两个挑战。赵志鹏表示,一是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与落后的IT系统的矛盾。传统IT系统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但在数字化生产中,带宽不足,信息上传明显吃力。二是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生产的升级中,机器人如何应对新的生产要求。“目前,5G已经为机器人带来从场景到性能的转变,未来,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整体产能的效率和稳定性明显提升。”

5G铺设的高速、低时延的信息通路,智能制造机器人是如何利用的呢?

赵志鹏解释,5G将原本需要本地处理的计算、存储等功能上移到云端,而云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远强于机器人的能力,这极大地提升机器人的记忆、学习和分析等能力,从而让机器人更聪明。同时,因为相关的功能转移到云上,机器人的成本大大降低,让机器人更容易普及。

相关的探索已经展开。比如,日前诺基亚已经在芬兰建造了未来工厂,正在探索5G环境下机器人的应用潜力,华为也在中国、欧洲等地区展开了基于5G的智能制造的探索。

攻克最后一公里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4~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平均增长率达20.9%,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国产自主品牌的关键零部件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三大核心零部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技术突破。

不过,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曲道奎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但高端领域仍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比如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几乎均由国外产品垄断。

“过去几十年,中国有一些企业成功突破了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但很多的细分领域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表示。

赵志鹏表示,不可否认的是,5G通信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完整性及吞吐量,极大地增强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