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讲了开头的模式,现在讲一下结尾的模式。 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概括的讲就是要达到“自然、紧凑、凝炼、精彩、新颖”十个字的要求。所谓自然,就是在语气上要与整篇讲话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所谓紧凑,就是要紧扣会议主题,与前面讲的内容相一致;所谓凝炼,就是语句要简短有力,篇幅不宜太长;所谓精彩,就是句子要精美,要有一定的气势和节奏感,念起来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以便把整篇讲话推向高潮;所谓新颖,就是不同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会议讲话,要有不同的结尾方法,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句式和不同提法给人以新感觉。 ――结论式结尾,即根据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升华,以结论的语气加重内容的分量,以求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这样的句子:“总之,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加快发展;不改革就无法摆脱困境,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措施推进改革大业,掀起新一轮以改革促发展的热潮。” ――号召式结尾,即以召唤的口吻提出要求,希望听众呼应,共同行动。比如“各级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加快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鼓动式结尾,这和号召是结尾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表达某种信念和决心来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比如毛泽东同志《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文的结尾: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 我们的伟大祖国万岁!” 毛主席这诗一般的句子,带着昂扬的情怀、铿锵的节奏,使人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力量,不由自主的激奋起来。 ――肯定式结尾,这种方法常用于提示人们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必胜信心。比如“虽然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扭亏增盈任务坚巨,但只要我们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带领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够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平实式结尾,即话到完时自然收尾。比如“我就讲以上几个问题,请同志们认真研究,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还有一些研讨会、座谈会上的讲话,也用这种方法,而且还带有谦虚商量的口吻。比如“我上面讲的几点意见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因为这类会议不是布置任务,而是探讨问题,与会者可以各抒己见,领导者出面讲话虽然也带有指导性质,但不宜用命令口吻。这样听众会觉得更好接受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