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善于“谋势”

 木香草堂 2019-09-01

 在工作中,既要善于谋事,更要善于谋势。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强调的就是谋势的重要性。在企业界,最善于谋势的莫过于海尔了,早在1985年,当很多厂家在忙上上生产线的时候,海尔开始抓产品的质量,张瑞敏以一把大铁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1989年,当国内冰箱企业产能过剩出现恶性降价竞争时,海尔将自己的产品定价提高10%,坚定维护自身的品牌价值;1995年,当很多厂家开始学海尔的质量管理时,海尔又察觉到了服务的商机,开始以高效的服务去最大限度地开发客户。然后是开拓海外市场,以及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流程……因为对时势准确的把握,加上勇于变革、超前行动的意识,让海尔在长时间的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了一段佳话。

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准确把握时势,及时完善和改变自己。当前,教师所面对的是怎样的“势”呢?

首先,从学生这一教育的对象来看,当下的学生和过去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在信息环境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孩子,天生就具有信息化的素养,不仅在数字终端的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信息资源的获取方面比教师要熟稔的多。也因为出生在这样的时代,他们的个性特征表现的尤为突出,对各种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用传统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孩子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其次,从教育环境的角度看,过去的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家长和社会对教育非常尊重,不太干涉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追求来塑造孩子们的心灵。现在的学校尽管还有校门和围墙,但已经很难将自己隔离起来了,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学生和世界的联系,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种悸动,都有可能在校园里荡起涟漪。这需要教师对教育环境有重新的认识和评估,研究清楚其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看,面临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挑战。过去教师是学习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学习,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主要供给者;过去突出以教为主,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用同样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同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常态,现在突出学生的个性,强调和个性化教学,课程和教学供给的方式和手段都要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教学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课程的多样性和针对性,需要教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这必然带来课程结构的重塑……教师的教学手段、内容和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四,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状况看,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更别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储存、云计算以及数据分析等飞速发展,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大环境已经初步构建起来,但教育依然还在固守过去的传统,守牢已有的经验,在改革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教育综合改革以及即将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为未来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长远之势、全局之势”,推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教师,非常不容易,不仅要低头拉车,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更要善于抬头看路,在明晰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助教育综合改革等契机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本领。

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该如何“谋势”、让自己做的更好呢?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我撰写了《给教师的5把钥匙》一书,向大家推荐五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拔高一层看教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站得高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站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上,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把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如美国提出的有三个维度组成的21世纪核心技能,OECD经合组织提出的三维度九项素养,欧盟突出的八个领域的核心素养建议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布的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指标,以及我国颁布的六维度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为什么在近阶段,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目光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来,并相继出台各自得核心素养体系?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教育的方向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二是要切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人观,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所以把学校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学段,就是因为在这些学段中,学生心理发育、身体成长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适合的教育。教育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这也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能拘泥于眼前的点滴得失,要将目光指向长远,关注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把钥匙是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教师要在讲台上站稳,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不断地修炼。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着重提升如下几个方面本领:一是育人的本领。今后的教育,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可能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触及灵魂的互动,来影响学生的成长。二是丰富的实践智慧。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实践智慧;三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重塑课程并重构教学流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是团队合作的能力。培育孩子成长本身就是各方协同的结果,不仅要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合作,更要善于发挥家长、社会等资源的作用,以及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五是教育科研的能力。善于从平常的教育现象中发现可探究的教育课题,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教师每在专业领域上做出一点点的改进和提升,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放大。

第三把钥匙是有一颗学生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段话告诉我们,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成长的文化生态,明确环境文化的潜在价值,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找到基于学生文化背景、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的施教策略,让学生在没有感到被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于永正先生说,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充分体现了于老师那颗永远的童心。

第四把钥匙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身心发育、情感培育和社会化的过程等相互交织、同步发展。学习引发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还包含信念、行为或态度的变化。学习是需要内动力的,如果没有自身发展的意愿,学习的行为就不会发生。科学家们从学习的上述这些特点出发,提炼总结了学习科学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涉及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组织、学习动机、熟练程度、发展水平、练习反馈和自主学习等方方面面,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明了的。学习虽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能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燃起一把火,就取决于教师对学习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第五把钥匙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每个教师在走进教室的时候都不可能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搁在一边,向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包含着内在的情绪、心态和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影响学生对事物做出的判断。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悦己又达人,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如果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我就心满意足了。

    (此文发表于《新班主任》杂志2017年第8期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