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视剧要设“美食奖”,我断言,2019年暑期档会得奖。 因为,明星带货效率太高了:前有《长安十二时辰》带热水盆羊肉,后有《陈情令》带火“莲藕排骨汤”,还有一大波效仿者,在路上…… 且不说《陈情令》里“肖战腰,杀人刀”,单说平民美食“莲藕排骨汤”。
可以说,这道菜把云梦的特色都席卷进了汤。 更妙的是,为了衬托“全世界最好的师姐”,这道莲藕排骨汤在剧中反复出现,一出现,观众就笑了:阿羡,阿羡来尝! 被一碗莲藕排骨汤弄得舔屏,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江厌离毕竟是虚构人物,史上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巧厨娘?嘿嘿,别笑我馋,史上最强厨娘登场,没有最馋,只有更馋! 馓子婆婆、萧美人推荐指数:★史上吃货我服气的不是很多,苏东坡当数一个。因为他不仅会吃会做会写,而且懂得怜香惜玉。 馓子婆婆即便是人老珠黄,在他笔下,依旧是玉手纤纤的模样。馓子婆婆是何人?是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詹县时,隔壁的一个邻居。老婆婆知道东坡先生能吃会写,就邀请他为自己写个广告。 铛铛铛,东坡先生怜香惜玉的小宇宙立即爆发,挥笔写下《戏咏馓子赠邻妪》:“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此诗一出,馓子供不应求,老婆婆瞬间化身网红乔碧罗,而东坡先生事了拂衣去,不取润笔费。 萧美人其实是杠杠的靠自己的手艺蹿红的,而不是因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这本来应该大书一笔,但是,她做的行当是糕点,与馓子婆婆是同行,怕你们读起来生厌。此外,我以前写过萧美人。 今天只提上次没说的,萧美人也曾是一位绝色美女。 在不少文人的诗词里,充满赞美她容颜的好句子:“昔年丰姿,面如夹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今天略过不说,你们往前翻阅。 北魏卢氏、宋诩妈妈推荐指数:★★卢氏是谁?是北魏写《食经》的崔浩的妈妈。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崔浩因写《食经》,在吃货圈声名大振,但是,这本书是崔妈妈口述的,真正应该留存青史的,其实应该是卢氏。 这是一位伟大的妈妈,这是一位大写的食神!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崔浩及其母卢氏的《食经》已佚,只部分见于其他文稿,所以,推荐指数有点低。
不过呢,子因母荣,看到儿子有成就,哪个妈妈不欣慰呢? 尚食刘娘子、宋五嫂推荐指数:★★★刘娘子是个职业厨娘。据宋代廖莹中《江行杂录》的说法,厨娘的职业在他那个时代正式登场,“然非极富贵之家不可用”。 确实,寻常人用不起,刘娘子是南宋孝宗皇帝的御用厨师。 周楫在《西湖二集》里说,刘厨娘“聪明敏捷,烹调得好肴馔,物物精洁,一应饮食之类,若经她手调和,便就芳香可口,甚中孝宗之意”。 把皇上吃美了,皇上也会任性的! 刘娘子手艺高超,虽宫中规定作为“五品”官的“尚食”,应由男厨师担任,但她被破格任用。世称“尚食刘娘子”。刘娘子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宫廷女厨师。 皇上都任性,世间多吃货。 宋代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名的美食及铺号,以女性名字命名的,就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等等。 今天单说宋五嫂及她的鱼羹,其一是因为味道好,其二是因为把皇上吃哭了。 根据冯梦龙《喻世明言》记载,靖康年间,开封被占,宋五嫂迁居杭州,在西湖苏堤旁卖鱼羹,生意也挺红火。
宋五嫂致富不忘新邻居,至今西湖醋鱼还是当地的招牌菜,杭州的楼外楼、五柳居等,就是因为此菜,数百年久盛不衰。 梵正、王府佚名厨娘推荐指数:★★★★梵正,唐末人,主要的职业是尼姑,因为做得一手好菜,后世尊她为唐代著名女厨师。 著名女厨师不是盖的。几乎每本写美食的专著,都要提到梵正,因为,她可算得上是中国古代花色拼盘的大师了!逢提拼盘必提到她,提到她,就必提到她创制的“辋川小样”风景拼盘。
当21个独自成景的小冷盘上桌,每位食客面前,各成一景,一桌菜合起来,又是一幅微缩版的王维《辋川图》,没有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刀工,万难做到。 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有人说,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洪巽《公式谷漫录》还记录了一位宋代佚名厨娘,故事看上去就像看武侠小说一样的。 话说当时有位老太守,久慕京都厨娘的手艺,很想尝鲜,便托朋友物色。结果,推荐来一位新近从某王府出来的貌美厨娘。
不久,各种美味端上宴席,“馨香脆美,济楚细腻,难以尽其形容”,宾客把菜吃了个底朝天。厨娘可以没有具体名字,但让后世流的口水,已经泛滥成灾。 膳祖、董小宛推荐指数:★★★★★膳祖,是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厨,这样说你可能印象不深,段文昌有个儿子叫段成式,写了本叫《酉阳杂俎》的书。鲁迅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包罗万象、志怪小说、烹饪技巧,无所不有…… 话说段文昌爱好厨艺,除了当四朝宰相,他的爱好就是下厨。段文昌发现,自己的儿子只喜欢吃、不喜欢做,于是,他在家奴中,物色能够继承他厨艺衣钵的人。 这个人叫嫣红,颇有厨艺天赋,又跟着段文昌学了一身的惊天厨艺。有一次,段文昌命嫣红为皇帝烹制了一桌美食,皇帝尝后龙颜大悦,夸赞道:“此人的手艺可谓是膳食烹制者之最啊,膳食之祖!” 段文昌一听此言,立马请皇帝赐予嫣红“膳祖”之名。膳祖吃水不忘挖井人,促成段成式写成了《酉阳杂俎》。 大家对董小宛都不陌生吧,对,就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她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很多人都吃过虎皮肉,或名为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此菜还有个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平起平坐;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做的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称“董糖”。 正所谓:若论厨艺哪家强,女中圣手胜蓝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