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年太极拳缠丝劲争论文章(汇总)

 太行森林 2019-09-01
青城武林
订阅

1.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徐致一

2.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        罗基宏

3.  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 洪均生

4.  从缠丝劲问题谈起                         顾留馨 遗作  元庄 整理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

                       徐致一   1964年6月1日发表于《体育报》第3版

  近来,常遇到爱好太极拳的朋友,来同我谈论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有的朋友从陈式太极拳的特殊风格来判断,认为“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独特要求;持相反意见的则认为陈式的“缠丝”即是其他各式的“抽丝”,并找出“陈式太极拳”的一段文字,来证实他的说法。这段文字是这样:

  “太极拳必须运劲如缠丝,或者说运劲如抽丝。这两种形象的比方都是说,运动的形象如螺旋。同时,这种螺旋又必须走弧线。尤如子弹通过枪膛中的来福线后,当它运动于空间时,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抛物线型的运动路线。太极拳的缠丝劲,就要具有这种形象。”

  根据引文,谨提出我个人的两点看法,供爱好太极拳运动的朋友们参考。

  第一, 原文“太极拳必须运劲如缠丝”一语,在太极拳这个名词前面,并未曾冠上陈式二字。由此可知,原意是把缠丝一劲作为各式太极拳的共同要求的(包括杨、武、孙、吴各式,八十八式和简化太极拳在内)。我虽然不敢断言陈式太极拳的各式都没有缠丝劲,但我练了几十年的吴式太极拳,一直就没有练过带着螺旋形的缠丝劲,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吴式是杨式的支派,我记得已故杨式名家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十要”,也没有提到缠丝一劲,甚至连抽丝一劲也没有提到。为什么杨式和吴式都不重视陈式所重视的缠丝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最好是拿陈家沟已故陈式太极拳名家陈鑫的遗着(陈字品三,是一八四九——一九二九年时人),来谈一谈。他的着作里,有这种两段话:

      (一)“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经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二)“太极拳,缠法也,……,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而要莫非以中气行乎其间,” ……

      可见陈鑫所擅长的太极拳是一种缠法,练缠法必须练缠丝劲,我认为是非曲直无可非议的。可是吴式绝不是一种缠法,不但在盘架时,没有螺旋运动,而且在研究用法时,也是力戒用缠法去制胜对方的。总之,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在于懂劲(即是懂得“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用劲方法),它的应用方法也并限于缠法一种,若仅仅以缠法(或者说是缠丝劲)的有无,来评论太极拳的深浅,是很不恰当的。因此,我也认为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不可或缺的一种劲,绝不是一切太极拳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劲。

  第二,原文“或者说运劲如抽丝”原意是把缠丝劲和“抽丝”看作同样性质的。根据我的体会,拳论里所说的“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二语,前一句不过是动步要轻而稳,后一句不过是动手要柔而匀,都是行功时的动作要求。虽然,在习惯上,把后一句的运动叫作抽丝劲,但是在实际上,它和用法上所说的劲(如掤挤按等等),并不是同样的性质。在吴式太极拳里,抽丝动作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养成手上“不妄动刚劲”的必要习惯,先要有了这种基本功夫,才能为日后练习“人刚我柔”和“刚柔相济”的技击功夫铺平道路。有些人在理论上是懂得刚柔相济的,但是在应用时,由于情绪紧张,总是惯于用刚而不惯于用柔,就是缺少这种基本功夫的缘故。缠丝劲是和缠法相结合的,它能使缠法发挥更大的威力,可见它的作用和抽丝的作用是并不一致的。有人说:把吴式动作里的“转腕旋膀”加上弧形线路,不就等于螺旋运动吗?须知吴式的转腕旋膀,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在弧线的方向转变不大时,是不需要转腕旋膀的,而且在旋转中,也并不造成弧线的螺旋形象,岂能和陈式的螺旋动作相提并论!也有人说:缠丝是陈鑫所用的原名,在武禹襄的着作里(武年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者,1812—— 1880年时人),才把它改为“运劲如抽丝”,可见缠丝和抽丝,是名异而实同的,武氏的出生,早于陈氏三十七年,不知此说是否有误?而且抽和缠二字, 在意义上是并不相近的。武氏是深通文字的太极拳家,何至如此轻率地把极为重要的螺旋作用,改得无影无踪!也有人说:抽丝,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抽出螺旋形来的,那末,武氏既然乐意为王宗岳的拳论作注解,为什么他在这个抽字上,反而“惜墨如金”呢?假使武氏能把抽字的特别意义,加上很少的几句注解,岂不省却后人许多揣测!总之,陈式和吴式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太极拳,陈之所有,不一定即为吴之所有,吴之所有,也不一定即为陈之所有,因此,缠丝和抽丝,我也认为是不可混为一谈的两种动作。

  上面这些意见,由于我的水平较低,难免有不正确的地方,仅供参考。

  另外,我还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有关简化太极拳的一个问题。简化太极拳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种太极拳。它对群众健康有很大关系,是不待烦言的。最近我查了一查简化太极拳的说明书,在各项要求下,未见有缠丝劲这一要求;可是在上海出版的“简化太极拳”里,却把缠丝劲列为要求之一,原因是这本书在许多地方根据的是陈鑫的拳论。从说明书里,我们可以知道,简化太极拳是根据杨式太极拳改编的。究竟陈式和杨式是不是同一类型的同一要求的太极拳呢?假定说:杨式确有缠丝劲,只是为了这个劲很难练而特地予以简化的话,那就不成什么问题了。如果是:杨式也只有抽丝而没有缠丝的话,那就有必要把简化太极拳的用劲问题,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无所适从,同时,也免得在广大练拳朋友中间引起无所谓的迷惑,这对简化太极拳的发展前途来说,我认为是不容轻视的一件事!

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   

                                            --罗基宏

1964年7月24日《体育研究第三期》 读六月一日《体育报》徐致一先生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一文,谨提出几点商榷的意见,就正于徐先生和读者,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缠丝劲是不是各流派太极拳所共有的问题,文中的持论是否定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论据。这是关系到太极拳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因此,各抒已见,把它弄个明白,在学术的研究上不无好处。缠丝劲不一定是太极拳各流派所共有,而是陈式太极拳所不可无,这是一种看法;缠丝劲不仅是陈式太极拳所特有,而且是各式太极拳所共有,这又是一种看法。这两种不问的看法牵涉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两者间相互的关系问题。在没有谈到我自己是哪一种看法之前,试先研究一下。 

“缠丝劲” 的特点是什么? “劲”,放在力学的概念中就必须有:作用点(力点),方向和大小。缠丝劲的螺旋运动,它的具体形象一般的更要从方问的变化(相应的螺旋的曲率半径也随着变化)这一因素体现出来。它的特点是:方向的变化,既是质点的“平动”(又叫移动)而同时又是“转动”,两者互相结合,不可分离。质点在某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这和徐先生《吴式太极拳》中“每次出手应当把动作的过程看作是各个“点相接而成”的说法是同一回事情。而且这种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还得作更具体的分析,因为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中进行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一而足,不是简单的平面圆圈运动或仅仅是质点沿着一定轨迹的封闭曲线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空间螺旋线运动。所以太极拳要求“曲中求直”:曲以运化,故无定向;直以发放,专注一方。但反过来是“直中求曲”,虽直来直往,“触之则旋转自如”。它们是太极拳柔运刚发、平动与转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矛盾统一)的精化所在。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是和这一特有的要求有不可分的关系的。在平常练架子时,正如教授吴式太极拳已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在《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例如搂膝拗步进掌的动作“它是符合太极拳动作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的。转腕旋膀(桡骨与桡腕关节向前内旋转)。“意念由虚到实的过程,是掌指连同小臂向前上方呈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如实地反映了”缠丝劲“在手法上的一种表现。

客观存在与主观反映有时可能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处在初步的感性认识阶段。可以来一个比喻,医生在治疗上要分清病人的“自觉病状”与“他觉病症”,因为前者往往只是主观的自我感觉,而后者是客观存在。杨澄甫在《太极拳广要》中没有提到“缠丝劲”不等于他所传授予的架子中没有“缠丝劲”,是同一道理。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故不论它是否即系指“缠丝劲”(纵使持相反的看法),也决不能因为武氏没有提“缠丝劲”三个字,而在武式架子中就没有这种劲,理由和上面,一样。

反之,更不能说陈鑫标出了 “缠丝劲”,便为陈式所独有。只能说陈鑫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也不能不说这是他有益的贡献之―。得杨班侯再传的吴孟侠在他们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的《乱环诀》中,对缠丝劲有精辟的阐明。除说了有形螺旋运动之外,还谈到只有圈之意尚无圈之形的无形圈“就是在出手动作中,随时都在螺旋力量的范围之内,这种螺旋力量,要成为动作中的习惯力量,所以虽然用手直人直出,但是接触对方的某部,便显示直进是螺旋力在推动的。由于这种螺旋力的主导作用,就能随着对方的来手上下进退,并能在顺随之中,相机地发挥螺旋力以人手克敌”。

尽管他们的《九诀》是否直接出自班侯本人或为他门人所总结,但这一阐明,道理是正确的。李亦畲《敷字诀解》中说:“气未到而忘已吞”,就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这种螺旋的习惯力量的“预伏”,即在意不在形的潜伏阶段,运动心理学中称为“预备期”的。离开了“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它与徐先生说的走化时“切记要走弧线”相近似的要求,只弧线的含义不够全面而已。徐先生在他《吴式太极拳》中常常谈到的“弧线”,是离开了空间螺旋线的概念去孤立认识它的,只作为上下动作连接成为圆运动的一个线段,无形中把圆运动理解成为一种封闭曲线。这方面如不掌握和细加分析其特点的话,容易使人造成错觉。此外,徐先生自己所创用的“转腕转膀”这一术语,文中只解释为“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这样未免是把方法和作用混为一谈了,其实这正是螺旋运动在此情况下要发生的作用。“转腕旋膀”作为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因为它正是缠丝劲在上肢形象化的表现,而且就它的属性来说,腕、膀的旋转,顺时钟方向运行为“顺缠丝”,反之,为“逆(倒)缠丝”,再由于所在空间运动的方位不同,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方位螺旋。缠丝劲是作为太极拳的共同特点而客观存在着,是共性,不是各流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尽管它们的表现有时明显(如在陈式中)而有时不太明显(如在武式等之中)。缺少了这一共同的特点,就不能完全形成太极拳这别具一格的民族武术体育运动。徐致一先生文末顺便谈到上海顾留馨编著《简化太极拳》(后改名为《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认为该书不应该引用“缠丝劲”,而且怕使渎者迷惑,无所适从。我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拳简理不简。(原《太极拳运动(一)》,即简化太极拳,不是同样附上不少古典拳论供读者去研讨吗?),简化太极拳出自杨式,并不排除包括“缠丝劲”在内的共同理法。但这并不是说,就在他那本书中非阐发“缠丝劲”不可。后来同一编著者又有了《太极拳研究》的出版,里面有关“缠丝劲”的介绍,更为详细。因此,为了使前者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今后该书再版时,考虎将一部分为初学的人比较难领受的内容,加以必要的精简,从而使具体练习方法更突出些。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为读者所欢迎的。

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

                                            洪 均 生

  编者按:

  太极拳技击家洪均生先生不仅有上乘的太极拳功夫,而且对太极拳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体育报》曾就太极拳普及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洪均生先生亦参与其中。《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是当年洪均生先生写的一篇对缠丝劲理解的文章,此文写好以后却因《体育报》暂停了讨论而没有公开发表。我们认为洪均生先生此文观点对今天的太极拳研究者及太极拳运动爱好者会有所启发,特公开发表,并附上1964年9月23日赵任情的《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读者如对太极拳缠丝劲有自己的体会或不同看法,欢迎来稿。

  自从《吴式太极拳》作者徐致一发表“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引起研究太极拳学者的重视与争鸣。因徐老对缠丝劲未加科学分析,仅据个人锻炼吴式太极拳的经验,而肯定为某式特有,某式绝无;又仅据陈杨两式(太极)是否一套路问题未作结论,而反对把缠丝劲加到简化太极拳中,由此引起读者迷惑。为了辨明缠丝劲的是非利害,我根据个人多年锻炼、研究吴陈两式拳的肤浅体会,略抒己见,向徐老请教。期望通过争鸣,提高认识。今又读赵任情同志所写“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一文,看来是拥护徐老理论的。但经过分析,感到其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即除了双方争论的矛盾外,还有和徐老所持论点的矛盾及本文前后的自相矛盾。事关学术,不应缄默,谨就管见所及,提作全面对比,再向徐赵二位商讨,并希爱好太极拳者赐予指正。

  关于“缠丝劲”

  我对缠丝劲的认识,已于前文概述。今再作比较具体的说明。

  缠丝劲首经陈鑫在文字中提出,要求在陈式太极拳运动中,公转兼有自转------通过走螺旋形,练缠丝劲,总称之为缠法。它是既有平动的抽法,又有转动的缠法。既是每一肢体的运动规律也是整体的运动规律,一动无有不动地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它是既有利于生理身体,也有利于技术。是完全符合科学的。

  从运动外形来讲,躯干左右旋转时,以顺时针方向为顺缠(即从右向左转),相反则为逆缠(按照中医学说,肺居胸部右方,主气,气从右向左运行,故太极拳法,据此而别顺逆。顺缠劲由内发之于外,逆缠则由外收之于内)。躯干内气的前后运转,则以任督二脉的循环路线别其顺逆。至于肢体方面,因有左右之分,顺逆的标准,又以不同方向的肢体为别------即不拘左右手,应以大拇指向内转为逆缠,大拇指向外转为顺缠。

  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来讲,通道公转运动中一顺一逆的自转,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全部身躯的肌肉、筋络、经络系统也都得到运动。顺着经络循环路线的旋转,可起疏通作用,等于泻法。逆着的可起解毒作用,等于补法(和针灸学的补泻同理)。这样一紧一张,循环绞拉,由内而外,复由外而内陆旋转,使形体和神经,脏腑和气血,互相摩荡,补泻兼施,促进新陈代谢的机能,从而获得保健、医疗的效果。

  谈到缠丝劲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古典拳论中的所谓“曲中求直”就是缠丝,“折叠转换”也须走螺旋。不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可能做到“引进落空”和“四两拨千斤”,“即引即进”和“收即是放”的作用,也不可能以实践证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达到“刚柔相济”的理论。推手时以全身的螺旋运动,根据杠杆原理,灵活配合着法,经常保持己方重心的随遇平衡,同时又牵动对方的重心,才能“以静制动”(动中有静,就是重心不变)“用意不用力”(用理想的技击方法,而不用拙力),而制胜对方。

  赵文对这一问题,只简录陈鑫原着有关缠法数语,照画两图。又根据所谓陈式传人的说法,作为解释,似乎并未按照唯物辩证方法,作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如果只凭听人讲说,表面观察,甚至仅凭主观的想象,由于不习惯,不喜爱这一名词,遂无视现实,不经科学试验,同徐老一样,未指出缠丝劲究竟科学与否,对生理和技术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就因为“他们说,缠丝劲的练法极为高级”,而讽刺为“照以上的说法,这缠丝劲俨然是至高无上的东西……”,这样主观判断,离感性认识,会有一定距离。这是研究学术中思想方法上的问题。

  关于“抽丝劲”

  我在前文曾谈过关于抽丝劲的认识,主要在圆而不在缓。赵文说:“……要松、轻、柔、匀,不可忽快忽慢……”,这个说法是和徐老一致的。但既说“抽丝是形容太极拳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不是某一种动作的形象。”因此,各家太极拳意(陈氏除外)也不立“抽丝劲”这个名词,正如不把“迈步如猫行”称作“猫行步”一样(按这个说法,确有充分理由)。但何以又说“抽丝者内丝束中(按似乎必须从整束的丝中抽,才叫抽丝,从茧上抽,就不叫抽丝。可能由于作者未见过巢丝之故,所以这一句,也是主观想象而来)缓,向外提取之谓也(观“缓缓提取”四字,确可证明是直着抽的,但不知这是“动作的形象”,还是“运动时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在大小标题和文字中也都称为“抽丝劲”?把内部神经的感觉称之为劲,是否合乎逻辑?按照所讲“不可忽快忽慢”的说法,则拳论“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的理论,是否也应重加讨论?“发劲如放箭”的弓,是否又应以“松、轻、柔、匀”四字来限制它?这支箭如何放出去?

  关于“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

  抽的含义是有一定方向和一定限度的平行运动。缠的含义是可有定向又可无定向和限度的旋转运动。抽丝动作需要缠,而缠丝动作则自然兼抽。可见抽、缠二字从含义和实际动作上讲,缠可以包括抽,而抽绝不包括缠。它的主次性已可概见。再看我们吃饭时用筷子的动作,如只作平动的抽法,而不用转动的缠法,则饭粒绝到不了口里来。这又是作用上主次证明。又圆圈停留在空间时,可单独旋转,如在空间移动,它的轨迹自然就形成螺旋。因此,又可以确定抽和缠在螺旋运行时是矛盾而又统一的。太极拳以阴阳对峙的哲学原理为据,要求公转中兼有自转,尽管二者互相关联推动,但螺旋的自转运动量大------行气如九曲珠,无孔不入;技术性强------随触成圆,无坚不摧,自然形成缠法为主。它的作用大体可分:轮边的滚动磨擦,轮里的旋绞,钻头的螺旋推进的崩炸的辐射。绝非赵文中说的所谓“只有外缠的绕线形式”。关于擒拿法的运用和破解,更非缠法不办。我在前文曾谈到各种拳法和生活、劳动(劳动创造一切,拳法当然不能例外)都含有这种运动形式(如果有人认为拳法和生活、劳动无关,那只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劳动的习惯不同,而看法亦因之有所不同,也是必然的现象)。陈鑫发现太极拳是完善地掌握这种自然规律的,因此称作缠丝劲,标出此拳的主要特征。它是时时、处处皆有,经常而又全面地、绵绵不断地运行着,适宜于某式、某时的需要。它不但是陈式拳的主要特征,而且要求通过它练出内劲以运用全部着法。

  赵文在研究到劲的异同中,仅就抽、缠的字面作了解释,似乎仍是主观的片面看法。而且违反了自己的理论,称抽丝为“劲”,又称之为“太极劲”,并肯定它为“各式太极拳劲的总体”(文中于各式太极拳后,例注陈式太极拳除外,独此处未注,是否认为抽丝劲是“至高无上”而强加与陈式,使承认为“总体?”)。这样说法,固然符合徐老的主张,但太极拳劲如仅以抽丝为总体,按照徐老的说法,抽丝只是直着抽的,抽不出螺旋形来的。那么,在这种运动形式中,怎样练出“刚柔相济的弹性劲”来?在生理和技术方面,仅凭抽来抽去的“内部神经的一种感觉”,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它比“缠来缠去”的科学价值重要到什么程度?

  赵文也承认,由于在客观现实存在的条件下,螺旋劲属于力学原理之一,不把它排斥在外,也承认如果个人锻炼或二人推手,在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采用。并说“这时抽丝劲就表现为螺旋的运动形式。在这一点上说,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可以结合的”。但紧接着又说“但必须注意,二者绝不是等同的,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不论是两劲结合也好,二者不等同也好,总算螺旋形的缠丝劲已被承认为科学的,而不被排斥在外了,并且还被采用了。但是赵文说拥护徐老理论,却这样说法,这不又和徐老“我练了几十年吴式拳,一直没练过此螺旋形的缠法”、“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中连抽丝劲也没提到”、“应用时也力戒用练法制胜对方”的说法大大矛盾了?所谓“适于用螺旋劲时……可以采用”是否在抽丝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呢?总体的抽丝劲在某时必须采用螺旋形的缠丝劲,才起作用,那么,哪种劲是主要的呢?钻探机是“抽来抽去”,还是螺旋推进而起作用呢?

  关于“缠丝劲不应强加在各式太极拳上”问题

  按照我学习陈、吴两式和简化太极拳的体验,根据各式拳法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贯认为任何运动都有这种旋转(即抽缠结合的螺旋运动)。又由于习惯了陈式拳的术语,对这种运动形式,一般都看作是“缠丝”。所以从来未曾感到这一问题有何奇异。读徐文后,才知有特性和共性之争。既有矛盾,自应辨明是非。但不同争论何式特有,绝无。更不同意“强加”于人,必使共有。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矛盾,我认为只要以科学论据,现实证明,鉴定它的是非利害就够了。缠丝劲说被承认是科学的,认为陈式独有,未尝不好。如有人不理解它,或者不习惯20;平动”(又叫移动)而同时又是“转动”,两者互相结合,不可分离。质点在某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这和徐先生《吴式太极拳》中“每次出手应当把动作的过程看作是各个“点相接而成”的说法是同一回事情。而且这种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还得作更具体的分析,因为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中进行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不一而足,不是简单的平面圆圈运动或仅仅是质点沿着一定轨迹的封闭曲线运动,而是更为复杂的空间螺旋线运动。所以太极拳要求“曲中求直”:曲以运化,故无定向;直以发放,专注一方。但反过来是“直中求曲”,虽直来直往,“触之则旋转自如”。它们是太极拳柔运刚发、平动与转动互相结合、互相转化(矛盾统一)的精化所在。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为其根”是和这一特有的要求有不可分的关系的。

  在平常练架子时,正如教授吴式太极拳已经五十多年的杨禹廷在《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例如搂膝拗步进掌的动作“它是符合太极拳动作作弧形,即呈螺旋形运动的原则”的。转腕旋膀(桡骨与桡腕关节向前内旋转)。“意念由虚到实的过程,是掌指连同小臂向前上方呈螺旋形逐渐旋转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如实地反映了”缠丝劲“在手法上的一种表现。客观存在与主观反映有时可能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处在初步的感性认识阶段。可以来一个比喻,医生在治疗上要分清病人的“自觉病状”与“他觉病症”,因为前者往往只是主观的自我感觉,而后者是客观存在。杨澄甫在《太极拳广要》中没有提到“缠丝劲”不等于他所传授予的架子中没有“缠丝劲”,是同一道理。武禹襄的“运劲如抽丝”故不论它是否即系指“缠丝劲”(纵使持相反的看法),也决不能因为武氏没有提“缠丝劲”三个字,而在武式架子中就没有这种劲,理由和上面,一样。反之,更不能说陈鑫标出了 “缠丝劲”,便为陈式所独有。只能说陈鑫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特点,也不能不说这是他有益的贡献之—。

  得杨班侯再传的吴孟侠在他们编着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的《乱环诀》中,对缠丝劲有精辟的阐明。除说了有形螺旋运动之外,还谈到只有圈之意尚无圈之形的无形圈,“就是在出手动作中,随时都在螺旋力量的范围之内,这种螺旋力量,要成为动作中的习惯力量,所以虽然用手直人直出,但是接触对方的某部,便显示直进是螺旋力在推动的。由于这种螺旋力的主导作用,就能随着对方的来手上下进退,并能在顺随之中,相机地发挥螺旋力以人手克敌”。尽管他们的《九诀》是否直接出自班侯本人或为他门人所总结,但这一阐明,道理是正确的。李亦畲《敷字诀解》中说:“气未到而忘已吞”,就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这种螺旋的习惯力量的“预伏”,即在意不在形的潜伏阶段,运动心理学中称为“预备期”的。离开了“触之能旋转自如”的“吞”,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它与徐先生说的走化时“切记要走弧线”相近似的要求,只弧线的含义不够全面而已。

  徐先生在他《吴式太极拳》中常常谈到的“弧线”,是离开了空间螺旋线的概念去孤立认识它的,只作为上下动作连接成为圆运动的一个线段,无形中把圆运动理解成为一种封闭曲线。这方面如不掌握和细加分析其特点的话,容易使人造成错觉。此外,徐先生自己所创用的“转腕转膀”这一术语,文中只解释为“主要是为了变换手的方向,以适应弧线的来回转变”,这样未免是把方法和作用混为一谈了,其实这正是螺旋运动在此情况下要发生的作用。“转腕旋膀”作为太极拳的特点之——,因为它正是缠丝劲在上肢形象化的表现,而且就它的属性来说,腕、膀的旋转,顺时钟方向运行为“顺缠丝”,反之,为“逆(倒)缠丝”,再由于所在空间运动的方位不同,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方位螺旋。

  缠丝劲是作为太极拳的共同特点而客观存在着,是共性,不是各流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尽管它们的表现有时明显(如在陈式中)而有时不太明显(如在武式等之中)。缺少了这一共同的特点,就不能完全形成太极拳这别具一格的民族武术体育运动。徐致一先生文末顺便谈到上海顾留馨编着《简化太极拳》(后改名为《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认为该书不应该引用“缠丝劲”,而且怕使渎者迷惑,无所适从。我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拳简理不简。(原《太极拳运动(一)》,即简化太极拳,不是同样附上不少古典拳论供读者去研讨吗?),简化太极拳出自杨式,并不排除包括“缠丝劲”在内的共同理法。但这并不是说,就在他那本书中非阐发“缠丝劲”不可。后来同一编着者又有了《太极拳研究》的出版,里面有关“缠丝劲”的介绍,更为详细。因此,为了使前者更适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今后该书再版时,考虎将一部分为初学的人比较难领受的内容,加以必要的精简,从而使具体练习方法更突出些。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为读者所欢迎的。

从缠丝劲问题谈起

                 顾留馨 遗作  元庄 整理

  编者按:该文当时为顾留馨老师应体育报社之约而撰,原打算以此结束太极拳的有关争论,后因故未刊。1983年8月香港“新武侠”革新版121号曾以“全国太极拳大辩论”登载当时全部文章。今细读此文不仅有史料研究价值,而且足以澄清很多似是而非的糊涂概念。时间虽然过去约40年,正可以验证论文的价值。

  一九**年六月一日体育报刊出徐致一先生《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后,引起了争鸣。民族武术方面的学术性研究气氛,一直落后于其他部门,这次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争论的焦点是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异同问题。对这个问题看法上的分歧,基本上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主张缠丝劲为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缠丝劲和抽丝劲是两回事。

             第二类主张缠丝劲是各式太极拳的共性,缠丝劲即抽丝劲。

  第一类的主张者除对基本观点(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一致外,对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问题,看法上有很大的分歧。除陈式外,其它各式有没有抽丝劲呢?徐致一先生的文章中是含糊其辞的。

“抽丝劲是太极拳劲的总体”,“缠丝劲只是抽丝劲的表现之一”,这是赵任情先生的看法。

“太极拳诸劲中的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是有区别的”,“抽丝劲不是以制胜对方的劲”,“螺旋劲和缠丝劲是用以制胜对方的”,这是李经梧先生的看法。

他们间的同中有异,互相矛盾处,自我矛盾处,以及概念上,逻辑上的矛盾,罗宏基,洪均生,龙奉武三位先生曾作了一部分的分析批判。为了篇幅关系,本文着重和徐先生作商榷。

  我们是第二类的主张者。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实同的同义语,都是形象地标出各式太极拳绕旋运转,顺逆默运的主要特征,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主要特征(刚柔、快慢、动静、尚力尚巧、是武术中任何拳种的共同要求)。没有这一主要特征,就不能完善地表现民族形式的独具一格的太极拳。通常我们说的这人练的像不像太极拳,练的有没有东西,都是首先根据这一主要特征来作判断。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串于太极拳运动过程之中,亦即普遍性 (共性——缠丝劲)存在于特殊性(个性——各式太极拳)之中。离开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遍性,同样,离开了普遍性(缠丝劲),也就不存在特殊性(各式太极拳)。

  缠丝劲的练法和独特作用

  缠丝劲的练法,说来极平凡而简单,就是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一动全动,内外相合的要求下,不断地旋腰转脊,上行则为旋腕转膀,翻转掌心,下行则为旋踩转膝,变换裆劲,形成贯串整体的一系列无限延长的空间螺旋动作。

  缠丝劲技其性能分为两种基本的缠丝:一种是掌心由内往外翻的顺缠丝,另一种是掌心出外往内翻的逆缠丝。顺缠丝,逆缠丝都离不开棚劲的作用,这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而能逐渐产生的似棉裹铁,沉重而又灵活,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的锻炼方法,也是太极拳阴阳相济,刚柔摩盈的极为自然的练法,缠丝劲锻炼的质量越高,内劲的质量也越高,它是推手时粘化,牵动,拿放的核心,也是推手时具有威慑力量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在《太极拳研究》中作厂如下的概括:“太极拳贯串于缠丝劲的核心作用,而以内劲为统驭。”

  缠丝劲的练法,不是单纯求圆,而是在一连串弧形动作中始终螺旋式的开合,伸缩。所谓螺旋力(劲)即统一于缠丝劲(抽丝劲)之中,把缠丝劲,抽丝劲,螺旋劲区别为三种劲别,是错误的。这种独特的完美的细致的运动方法,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的锻炼和畅通气血的作用,是太极拳家累代丰富起来的经验,适应于医疗保健性,体育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不同要求,成为太极拳适应性极为广泛的特点。

  陈鑫发现了缠丝劲的独特作用,加以赞叹说:“拳术家创立缠丝劲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万物,其至命矣夫,技艺云乎哉!”又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陈鑫把累代积累的经验缠丝劲公开标出,应该说是一项重要的贡献。杨武两氏学拳于陈氏,为日久而用功深,不明缠丝劲是不可理解的。旧时代武师有守秘的坏习惯,精要处往往不肯示人;但是武禹襄仍然以“运动如抽丝”来表达其形象,再传的郝为真则以“麻花劲”表达其形象,都是指的同一事物,都是形象的标出太极拳缠绕运转的主要特征。不过,出于架式有大,中,小和高,中,低之分,形式有繁简,表现的缠丝劲(抽丝劲)有明显与不太明显的区别而已。

  前辈太极拳家创立了螺旋式的缠丝劲运动方法,定名为缠丝劲(也可叫做抽丝劲或麻花劲,但缠丝劲的名词较为妥贴),这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的科学规律,我们应该欢迎这种创见。我所以认为:“极为高级,极为细致”;“是独特的中国式的运动方式”,都是根据上述的认识而来,并且带有民族自豪感的;也是研究陈,杨,吴,武各式太极拳之后,以缠丝劲为太极拳的共性来认识的,从未推祟某一家而自陷于宗派门户的死胡同。

  “简太”能不能谈缠丝劲?

  徐文说:“有必要把‘简化太极拳’的用劲问题,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无所适从。”我们认为“简太”既是太极拳,并不排除太极拳的主要特征缠丝劲(抽丝劲)。道理非常简单。

  “简太”不同于过去的《太极操》(诸民谊作,1931年在上海出版,徐先生有序,赞为“盖已撷取太极拳之精义”),可以排除缠20;太极操”,果然一出真热闹;(注,只因简得没啥了,无人理睬何其早。纯阴无阳没螺旋,太极瘫痪真可怜;“一柔到底”非太极,有柔有刚方成拳。缠丝有显有不显,各式共有方能圆;愿化误会成一笑,大好形势向前看。注一:徐致一《一柔到底》一文刊于1962年日月20日体育报。强调吴式太极拳“专重柔化”,“别树一帜”,对太极拳刚柔相济理论来个彻底的修正。

  注二:《太极操》,大汉奸褚民谊编,1931年出版,所谓要人名流作序捧场者不少,强调越简越好,徐致一先生在序中赞为“盖已撷取太极拳之精义……最宜收普及之效……天下惟愈平易者,乃能行之愈久远也”。但是《太极操》终因练者既少兴趣,又无效果,推行不久也就自然淘汰了,而所谓复杂难练的太极拳仍然流行至今。徐先生目观其盛衰,如能作出回忆对比是有好处的。

  一九**年十月二十日初稿

  一九**年十一月五日发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