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织苇席的《打席匠》

 零壹贰012 2019-09-01

打 席 匠

(图文/刘高潮)渭河下游湿地自古多长菖蒲、芦苇、荻子,这就催生了一种职业——打席匠,简称席匠,就是编织席子的。过去,这可是农村挺红的职业,因为收获后的各类原粮要晾晒收藏,需用席子。一个好席匠手艺全能,会编晒席、晾席、筛席、苫席、大囤席、麦圈长席、篓蒲篮席和生活用的炕席、凉席、顶棚席、房脊席(不折席边)、蒸箅垫席(3尺正方形)等。

织苇席的《打席匠》

席匠分两种,一是作大了的席匠,街镇开门面,前店后坊,边织边销;二是单打独斗,个别的带个徒弟,边揽活边干,吃住主家管,省心两便,这类匠人最多。秋后农闲,席匠走街串巷,一把刃片刀,一个篾折子,一根带刻度的五尺棍,挑着铺盖卷,进村便喊:“打席来咧哇!”村民听到吆喝,有意向的出屋跟席匠谈活计,包括打席时间、品种、规格、价钱,讲好就干,活多了在村里扎点,黑夜油灯下加班,十天半月干完再转场。

织苇席的《打席匠》

不管打啥席,都要先备席篾子。篾宽不过半寸,长约丈二。马蔺(毛蜡)席,蒲草叶是天然的席篾子。竹席、芦席、禾杆席都得破圆杆,刮瓤子,留外皮,压平作篾子。破圆杆是技术活,不论材质多粗,都要用刃片刀破成2公分宽的长条。竹子硬,可边破边加楔挎擘;䄻秫杆穰实,不好走刀,挺不住不是割破手,就是刀路偏斜割断篾条;芦苇细而中空,一剖两半落刚好。破完潮篾条,用水渗透,铺摊在平地上,蹬碌碡给平整地碾。

织苇席的《打席匠》

蹬碌碡既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人站在碌碡半坡上不停地换脚,靠体重压的碌碡往前转,犹如狮子滚绣球。碾麦的碌碡少说也有3百斤,不好控制,要么蹬不动,要么转起来站不稳,再是碌碡走到头刹不住,又要滚直线,进退不能拐弯,须正反蹬……刚入席匠门的,碾篾离不了五尺棍,柱在手中打掩护。席匠把式,则站在碌碡上耍杂技,前行后退左碾右压都能蹬,碌碡转的哗哗哗,秦腔唱的呱呱,五尺棍抡的唰唰唰……看碾篾就像看戏。篾条碾瓤轧软,用刀把内穰刮下来,席篾子就成了。

织苇席的《打席匠》

打席有规格,一般长方形,大的 “五八”即5尺宽8尺长;小的“四六”即4尺宽6尺长;房脊席特殊,3尺宽3丈长;最特殊的囤席,就是活动谷圈,3尺5宽,少说也10丈长,盛粮食一圈一圈往上盘,生产队时存粮多,席可地方无限长,能盘多高编多长。席匠五尺棍不离手,打着量着,宽窄长短不差毫厘。

织苇席的《打席匠》

打席起头,20几条篾子排成经,纬篾按明二暗二,或明三暗三,交叉着吃一退一往前编打,织过20多条有了雏形,顺席花将其南北或东西摆正定位,正式按斜口四面编,席片上织出一道道人字纹,像连绵的大雁阵,非常好看。编打要用巧劲,十指交替紧抠,使篾篾参合细密。这要特小心,提防篾刃起签扎手割指,一旦刺破,血不拉叽钻心疼,大冬天不好愈合,太痛苦。

织苇席的《打席匠》

编打到总宽度快达标,预织一道加宽花纹,层层递减继续编,离总长差一尺时收顶倒花子,按二四花、三五花编5道横人字纹,中间加一道宽纹。最难编打的是席角,纵横花纹天衣无缝地收成宝塔形,尖角饱满,纹路不乱,还须有利于折边包角,参篾后不留毛刺。

织苇席的《打席匠》

打完后把毛席反过来,按住篾子头裁齐潮湿,五尺棍压准划暗线,将线外席篾折回押住,用篾折子一次次翘起预留的加宽花纹席篾,把篾子头一根根顺势插进去,压平捋展定型,一张席子就做好啦!

织苇席的《打席匠》

如今社会发展了,晒粮食先进的用上了烘干机,一般农村用塑料帆布、彩条纤维布,连度夏凉席也换成竹板麻将块,或竹条结帘子式,没人用席了,席匠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怀念席匠,是因为我十二三岁在乡下,课余时学过打席、蹬碌碡,要不咋说的这么细?!

织苇席的《打席匠》

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的苇塘,芦苇林,就会想到芦席和席匠。

织苇席的《打席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