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杜布菲:这个世界上没有丑人和丑物

 木蘭猫不睡 2019-09-01

让·杜布菲《Childbirth》,1944年

让·杜布菲被称为“原生艺术之父”,他的作品大多像“儿童画”,但是这些作品中却饱含着深情,是艺术家对于纯粹与真实的追求。他曾这样说道:“我相信野蛮的价值,我指的野蛮是直觉、热情、情感、暴力与疯狂。” 

=========

 寻觅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被称为原生艺术之父,他很早便接触艺术,却很晚才提出原生艺术的概念。这期间,让·杜布菲一直在寻觅那个能够吸引他并与之产生共鸣的艺术形式。学术界一直认为,原生艺术主要包括三个类别的作品:精神病人的艺术表现、通灵者的绘画、具有高度颠覆性与边缘倾向的民间自学者的创作。


让·杜布菲《Beach with Bathers (Plage aux baigneurs)》,1944年

艺术家让·杜布菲

1901年,让·杜布菲生于法国诺曼底海岸的勒哈佛港,一个经营酒商的富裕家庭。小时候,他就曾在当地的一所美术学校就读。高中毕业后,17岁的让·杜布菲决定投身于艺术创作,于是他独自一人离家,前往巴黎的朱利安学院学习。


让·杜布菲《Grand Jazz Band (New Orleans)》,1944年

让·杜布菲《Eater (Mangeuse)》,1944年


但仅仅入学六个月,让·杜布菲就决定退学。他十分质疑学校所灌输的关于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观,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绘画技能徒劳无功,所以他离开学校并试图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让·杜布菲《Cyclist with Five Cows》,1943年

但这条路怎会走得一帆风顺,让·杜布菲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他断断续续地画画,却总是觉得不合心意。他甚至决定停止艺术创作,转而帮助家里打理葡萄酒生意。


让·杜布菲《Man Eating a Small Stone》,1944年

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让·杜布菲做过生意、去工厂打工、当过士兵,他也数次拿起画笔,但又数次停下。这期间,不少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他不想去追随,不想去画别人画过的东西。他讨厌一切陈词滥调,他还在不停地寻找那个颠覆的、全新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让·杜布菲在创作

俗话说,四十不惑。40岁后的让·杜布菲终于决定全身心投入在艺术创作上。1945年,让·杜布菲受瑞士洛桑市之邀,到那里做了一次文化交流。正是这次旅程,使其艺术创作有了彻底的转机。


让·杜布菲《The Violinist》, 1944年

扫描二维码,

关注正版“时尚芭莎艺术”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艺术内容,绝不容错过!


=========

 原生艺术 

在瑞士的旅程中,让·杜布菲有机会参观了几家精神病院的艺术收藏,其中的很多画作都出自精神病人之手。这些画作虽质朴简单,但艺术家却从中感受到了强烈且浓厚的情感。


让·杜布菲《Nude Man with a Hat》

让·杜布菲《Shadows Cast in the Pine Forest》, 1944年


让·杜布菲之前就曾读过一些相关的书籍,此次参观更加让他意识到,在精神病患者、囚犯、主流文化的叛徒和弃儿等人群的创作中,隐含着一种野性的表达。这些从未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让·杜布菲看来反而具有某种真正的创造力。


让·杜布菲《Michel Tapié》,1946年

让·杜布菲《Mangeurs d'oiseaux from Matière et mémoire ou les lithographies à l'école》,1945年

于是,当让·杜布菲回到法国后,他积极研究这种游离于传统艺术之外的、与陈旧样式完全不同的艺术,重读汉斯·普林茨霍恩撰写的《精神病人的艺术表现》一书,并前往欧洲各地的精神病院,收集精神病患者所创作的作品。在让·杜布菲的探索下,他提出了“原生艺术”一词,并将之前收集的材料和图片放入《原生艺术笔记》一书中,借此推广“原生艺术”这个概念。


让·杜布菲《Site avec 4 personnages》, 1981年
让·杜布菲《Site avec un Personnager, 27 août 》,1981年

让·杜布菲曾说:“艺术应由物质而生。精神应藉物质的语言发声。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而且物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在他看来,原生艺术是基于艺术家内心,以表达自己所着迷的现象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种自发性需求。它使得每个人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语言和意义。


让·杜布菲《Pollination of Palm Trees》,1948年

让·杜布菲《Four Bedouins with an Overloaded Camel》,1948年


从让·杜布菲那些看起来像儿童画和史前壁画的作品中,观者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常常随机取材,例如用碎石子、黏土、树皮、蝴蝶翅膀等并不常用的材料进行创作,去发掘世界本来的真实。


让·杜布菲《Léautaud, Redskin-Sorcerer》,1946年

让·杜布菲《Snack for Two》,1945年


据说让·杜布菲有一次在撒哈拉旅行,那里一望无际,除了沙子其余什么也没有。这样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他,他随手抓了一把沙子,将他们黏在画布上,画布变得又粗又厚,然后他兴奋地在上面刮出人、骆驼、太阳......这让其十分兴奋,他喜欢这种原始而又真实的感觉。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Bedouin》,1948年

让·杜布菲《Arab》,1948年


让·杜布菲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颠覆传统对于美与丑的概念。“我坚决否认世界上有丑人和丑陋的事物,我对这种想法感到深深的反感。我想要的美感,和外观没有什么关联。任何地方,甚至是在最凋蔽的景象中,也可以有美。”在让·杜布菲看来,艺术是和心灵对话,不是和眼睛说话。


让·杜布菲《Sketchbook: El Golea, II》,1948年

让·杜布菲《Jean Fautrier》,1947年

让·杜布菲《Sketchbook: El Golea, II》

所以,让·杜布菲不受传统技法的限制,不断创新、反抗,甚至不断地建立自己再打破自己。那些粗狂的线条、阴郁浓厚的色彩、畸形扭曲的人物肖像,都是陶醉和疯狂的产物,是原生艺术所散发的独特之美。


让·杜布菲《Group of Faces I》 ,1946年

让·杜布菲《The Jewish Woman》,1950年

=========

 影响 


让·杜布菲的作品风格推动了街头艺术的发展,诸如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凯斯‧哈林(Keith Haring)等艺术家都曾受其影响。正如马格利特所说:“你认为那不是艺术或误以为自己也能画,是因为艺术家突破了边界,不再做‘才能、技艺和一切狭小审美特性的囚犯’。”正是让·杜布菲所提出的原生艺术概念,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除学院派风格外,这些存在于文化和艺术边缘的作品。


让·杜布菲作品


虽然让·杜布菲一直希望保持原生艺术的纯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生艺术最终还是和其它艺术一样被混杂在了一起。但就像作家洪米贞在《原生艺术的故事》一书中总结的那样:“有许多人并不喜欢原生艺术,但原生艺术教会了我们一件事——真正的艺术不一定要展示在美术馆或画廊里,真正的艺术家也不一定会迎合观众的口味。艺术需要观众主动去寻找,因为艺术家经常存在于最不为人所注意的幽暗角落里。”



精彩回顾:
艺术家为何钟爱圆圈?

她是印象派中的“宝藏女孩”,为何才华横溢却被时代辜负?

1+1=2,立体主义+未来主义=?

[编辑、文/李佳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