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的语言张力

 安然自得888 2019-09-01

第二讲: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的语言张力

按:这两天整理了四川大学王红教授的《中国诗歌艺术》第二讲,请大家学习。

同学们:

我们今天这一讲叫“含不尽之义于言外”,那么这一讲大家看到了副标题,我们要谈的是诗的语言张力的问题。诗的语言张力是我们阅读诗歌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么,所谓诗歌呢,它对语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是要用一种比散文语言更凝练,更能够引发想象和联想的语言,来表现人类的心灵感受或感悟,这样的方式。诗歌的语言,它的语言艺术,我们无论是学写诗歌,还是欣赏诗歌,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必须首先要注意的核心问题。那么,什么叫语言的张力,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使用一个这样的话题,你就直截了当地说诗的含蓄啊,诗的想象呀,诗的什么什么空间啊,为什么非要使用一个看起来挺时髦的这样的张力这样的话题呢。我们等会儿再说。

我们看这样的一段表述:欧阳修大家都熟悉,欧阳修不仅诗词都写得非常出色,诗词文都很出色,而且他还有论诗的著作——《六一诗话》。在《六一诗话》当中,他引了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梅尧臣的一段话论诗。那么梅尧臣讨论怎么样才能达到诗的语言的极致。这两句话非常有名: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诗外。这两句话,以后人们论诗经常要引用它。非常出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尤其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句特别地值得注意。因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就是说诗歌在写景这一方面,在它的语言表现上呢要极富于表现力,那么怎么样才能富有表现力呢,语言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才能达到诗歌的极致,达到诗歌语言的顶峰。其实这个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啊,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不尽、说不完的话,或者说不一定要在语言之内说的话,在表现到言外去,这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在说,好诗其实应该提供一个比较大的空间给读者,让读者去想,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对。那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呢,实际上讨论的就是诗的语言张力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谈论的语言张力,如果从字面上说,什么叫张力?好办呀,张力,弹性么,大家拿一根皮筋,你能够扯得多长,那就是弹性比较好,那么语言扯得多长,这话怎么理解,是我们像老太太扯裹脚布似的越啰嗦越好吗?不是的,因为这个皮筋只有这么长,你把它扯长的那个部分,不是用文字来表达的,是要用我们的高度的技巧,用了技巧以后让读者去想,读者自己去扯长。你提供的就这么长,那么读者能扯多长,这就是你这首诗在语言上你作了多大的开掘。你的张力有多大,那么所以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张力,不是简单的一个弹性的问题。其实呢,更多的指的是言外之意,诗的言外之意,语言的言外之意。语言的言外之意看起来比较玄虚,其实呢还是可以用较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它的,在诗歌语言里构成张力,要紧的是它的内蕴丰厚和外延的延伸,内涵在丰厚,外延要能够延伸到尽可能长的地方,尽可能地大。那么这个内涵和外延呢,在这个地方,我们用术语表达,是不太好理解的,咱们是学文学的,我们打个比喻,我想起来,好几年前,我们学院一位前辈教授,很有学问的一位老师,他的一个讲座,他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很多人在讨论边缘学科和基础学科的问题,我要做一个学问,做一个研究,我就要往边缘去延伸,这样才有创意,才能出成果。这个思路不错,但是你往边缘突破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基础,不要忘记最核心的。因为基础和边缘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个老先生是这样解说的,基础和边缘的关系就像一滴墨汁,一滴墨水滴到一张宣纸上,滴在宣纸上,慢慢地有了一定条件,逐渐地濡染开去,那个墨汁滴的中心地带就是基础,慢慢地渲染出去的就是边缘,你边缘所能到达的那个远近,靠什么决定呢?靠你这滴墨水的浓度,你如果是一滴清水,你滴上去就什么也看不见。你这滴墨水比较浓,在一个比较湿润的环境中,它可以一点一点地濡染出去,边缘就达到得比较远。这位先生讨论的是,人们往边缘去创新的时候不要忘记基础,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张力,它的内涵和外延完全可以借用这样的一个比喻。就是外延能够伸张到多远,决定于你在它的内涵上是怎么开拓的,决定于你在这个地方是如何用心思的,这一根皮筋它的弹性有多大,他能够伸多长,那么这个皮筋的质量要好。要能够让人拉开,能够让人延伸。如果它压根就没有什么弹性,或者被人一拉就拉断了,那就称不上张力。所以在诗歌语言里面,构成张力的,是它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延伸。张力如果用得好,能使语言发生动态的变异,它会突破语言的字面的意义,让语义向着多向度去呈现。我们中国语言和文字本来是多向度的,本来就有一种多义性。在诗歌当中,把这个多向度开掘到极致。因为诗歌的语言,不像科学用语那么稳定,那么单一,和要求得那样准确。它非常强调这种多义性,向多义方向去发展

我们讨论语言的张力问题,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这个张力是可以通过多吃手段呈现的。在诗歌当中,比如说,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造,艺术时空的构建,象征和隐喻的运用,还有用典,我们中国传统诗歌更是这样。

中国诗歌的意、象、境

3.1 “意象”概说

3.2 表意之象

3.3 经典意象的推陈出新

3.4 何为“意境”

3.5 意境说

3.6 构成意境的方式

3.7 意境的提炼

3.8 读者在意境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周单元作业第四周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诗歌的语言张力

第四周单元测验

4.1 培养良好的语感

4.2 感觉的“乾坤大挪移”:了解通感(一)

4.3 感觉的“乾坤大挪移”:了解通感(二)

4.4 构造充满张力的语言世界(一)

4.5 构造充满张力的语言世界(二)

4.6 构造充满张力的语言世界(三)

4.7 构造充满张力的语言世界(四)

4.8 构造充满张力的语言世界(五)第五周 暗示如此引人入胜:中国诗歌的象征与隐喻

5.1 概念:象征、隐喻、比兴、寄托

5.2 直承香草美人传统的暗示

5.3 托物言志、婉曲深入的暗示

5.4 似喻非喻,最是妙境:朦胧的象征义

5.5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阐释出的象征义

5.6 从一首诗看对暗示艺术的理解与误解

第五周单元作业第六周 有限向无限拓展:中国诗歌的艺术时空

第六周单元测验

6.1 中国式的时空观

6.2 诗歌的现实时空与艺术时空

6.3 唐诗在艺术时空构建上的开拓

6.4 “当下”到了将来才有味

6.5 时空重构使寻常情景熠熠生辉

6.6 拓展时空时“断片”的作用

6.7 有意识地设置距离第七周 “在水一方”的奥秘:中国诗歌的审美距离

7.1 引言

7.2 帘与类帘意象之用(一)

7.3 帘与类帘意象之用(二)

7.4 帘与类帘意象之用(三)

7.5 遮蔽:难以抵挡的诱惑

7.6 另一种“在水一方”:化熟为生的语感,变热为冷的意态

7.7 用典也造成审美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