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下令:血糖长期为7.5,会出现并发症吗?医生这么说

 暮秋残阳 2019-09-01

糖尿病是我国最大的代谢性疾病,其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损害,并发症的终末期病变往往是致残性和致死性的。因此,在诊断糖尿病后,应制定合理的降血糖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如果血糖长时间保持在7.5mmol/l,就会有并发症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是由急性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和高渗状态。

前者血糖波动范围一般为16.7±33.3mmol/l,以脱水、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口出腐烂苹果味、严重嗜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而后者血糖范围一般大于33.3mmol/L,主要表现为脱水、口渴、酗酒、多尿,也可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糖尿病有许多慢性并发症,可涉及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足等器官和组织。慢性并发症在短时间内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出现。

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损害仍然存在。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时,心血管和脑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损伤,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随血糖升高和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肾脏和视网膜损伤通常发生在糖尿病诊断时,因此出现的结节几乎也是在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后出现的。

因此,血糖为7.5mmol/l时,糖尿病不会出现急性并发症,但可能会出现慢性并发症。如果空腹血糖为7.5mmol/l,则严重超出血糖正常范围,慢性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如果饭后2h血糖为7.5mmol/l,则属于正常范围,不会出现慢性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