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各种并发症所带来的急慢性损害,且并发症的终末期病变常可致残、致命。因此,诊断糖尿病以后,应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那么,血糖高到多少会有并发症呢?血糖7.5mmol/L会出现并发症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聚升高所致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血糖高渗状态。前者的血糖范围一般波动在16.7-33.3mmol/L,以脱水、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气有烂苹果味道等症状,病情严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后者的血糖范围一般超过33.3mmol/L,以脱水为主要表现,口渴、多饮、多尿症状较明显,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二者的治疗均为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常可好转。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较多,可累及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足等器官组织。慢性并发症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会逐渐显现。虽然早期症状不显著,但损害却持续存在。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时,会出现心脑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的损害,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几率会随血糖的升高、病程的延长而升高;肾脏与视网膜损害,一般在诊断糖尿病时就已经出现,因此,其出现的节点几乎也是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后。 因此,血糖7.5mmol/L,不会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但可能出现慢性并发症。若7.5mmol/L为空腹血糖,已严重超出血糖的正常范围,出现慢性并发症的几率较大;若7.5mmol/L为餐后2小时血糖,则位于正常范围,不会出现慢性并发症。 综上,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已经开始出现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等器官损害,达到16.7-33.3mmol/L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痛症酸中毒,达到33.3mmol/L可能会出现高血糖高渗状态。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