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第一次,研究人员测量了市面上销售的食用昆虫的抗氧化水平。当然,这些虫子多数并不是六条腿,而蝎子、蜘蛛和蜈蚣甚至不算昆虫。
在某些人眼里,虫子是一种人间美味,只不过它们长得比较怪异罢了。这项研究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研究表明,蚱蜢和蚕的抗氧化能力与鲜橙汁相似,蟋蟀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新鲜橙汁的 75%,而蚕脂肪的抗氧化能力则是橄榄油的两倍。
不仅如此,相较于家畜而言,虫子对土地、水的需求,以及碳排放量都微乎其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吃虫子对于地球来说可能更“友好”。 (来源:thermofisher.com)
面对人类给地球带来愈加沉重的负担,西方国家已经不得不开始将令人毛骨悚然的小爬虫视为一种更可持续的动物蛋白的替代品。
这则研究发表在《营养学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其通讯作者、意大利特拉莫大学教授 Mauro Serafini 称:“世界上至少 20 亿人经常吃昆虫,这个数字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们其他人则还得再给点鼓励。”
Serafini 认为,私心和立竿见影的激励措施可以促使消费者做出环保的选择。品味和形象是关键,而对许多人来说,健康也是激励的一种。
“食用昆虫富含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将其与传统的功能性食品(如橄榄油或橙汁)在抗氧化活性方面进行比较。”
Serafini说,抗氧化活性是指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常是指“超级食品”,不过研究人员避免使用这个定义并不明确的术语。
图 | 市售食用昆虫及节肢动物的抗氧化能力(TEAC)与新鲜橙汁(左,水溶性提取物)和橄榄油(右,脂溶性提取物)比较。注意:水溶性提取物数字指干提取物。即便如此,粗算显示,在相同稀释度(88% 水)下,蚱蜢和蚕的抗氧化活性约为橙汁的75%(来源: MAURO SERAFINI 教授)
在该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方式对一系列市售食用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去除昆虫翅膀、刺针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将昆虫磨碎,提取每种昆虫的两大部分:脂肪及可溶于水的部分,然后测试每种提取物的抗氧化物含量和活性。
Serafini 解释说:“为了看得更明确,我们还用相同的方法测试了对人体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新鲜橙汁和橄榄油的抗氧化能力。”
蚱蜢、蚕和蟋蟀的水溶性提取物显示,其抗氧化能力值最高——比鲜橙汁高出五倍,而大蝉、大水虫、黑狼蛛和黑蝎子的抗氧化能力则微乎其微。
“这个趋势很明确:吃素的昆虫抗氧化能力明显更高,” Serafini 指出。

图 | 食用昆虫、无脊椎动物水溶性提取物和鲜橙汁的抗氧化能力对比(来源:Frontiers in Nutr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