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时,全国各省都在同时紧张的忙碌一件事,就是选出奥运会圣火传递火炬手。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能成为奥运会火炬手都是一项莫大的光荣,几乎所有地区选拔火炬手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而湖南省地区在选择火炬手时,众人都出人意料的共同选举了同一个人。他是谁呢?他又会是哪方面的社会精英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1年7月13日22时10分,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会上正式宣布,北京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同日晚间,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40万北京群众涌向街头狂欢,进而全国进入了一片热烈庆祝的高潮。 我们都知道,在奥运会开幕之前,都要进行奥运会圣火的采集,通常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在希腊女祭司的祈祷之下,采用凹面镜天然取火的方式采集神圣的火种,并为第一名火炬手点燃圣火。圣火会通过火炬传递,从一座城市传到另一座城市,直至到达奥运会举办地。 
罗雪娟有幸被选中举办国在希腊的第一棒火炬手,这位幸运儿是2001年游泳世锦赛50米和100米的女子蛙泳金牌获得者,同时也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金牌获得者。 当她从希腊火炬手中点燃第一棒火炬时,其内心无比激动,并在全世界媒体的直播之下,完成了这一神圣的使命。 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内接力海南站传递仪式”在海南省三亚市展开,被选中的海南省第一棒火炬手,就是我国前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杨。 杨杨作为历届女子短道速滑冠军,给我国赢得了很多荣誉,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道:“实在是太巧了,那天正好是五四青年节,让我跑第一棒,激励了很多青年志愿者”。 
2008年8月1日,天津奥运火炬手传递的第一棒,被交到了“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手中。孔祥瑞是全国劳动模范,曾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等几十项殊荣,并在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孔祥瑞在接到火炬的一刹那,深深的感觉到了使命的沉重,在他擎着“祥云”跑在传递圣火的路上时,也开始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和谐之旅。 
在奥运会火炬手的选拔过程中,凡是担任“第一棒”火炬接力的人,无不是各省市内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各行各业中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成为了全国标志性的人物。 湖南省火炬手评审机构,曾专门召开了专门性的会议,讨论湖南省火炬手的人选。在讨论过程中,各路专家列举了很多社会精英与名人,并进行了投票选择。投票结果出炉之后,众人都非常惊讶,第一棒火炬手的人选居然全票通过,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曾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在1973年时,袁隆平院士以及其团队通过不断的攻关,终于克服了“三系”配套的水稻培育技术难关,研制培育出高产、抗病性强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不仅让我国农业水平走向了世界前端行列,同时也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据数据统计,自从杂交水稻向推全国推广种植后,每年所产出的粮食可以多养活几亿人口,其数量之巨大,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由此可以看出,袁隆平对于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贡献,都是无比巨大的。 
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北结束传递之后转站湖南,袁隆平身穿运动服,在众多记者的簇拥之下,开始了火炬传递仪式。 这位老人手持火炬,在风中微笑奔跑,不时看向火炬中跳动的火苗,仿佛看到了随风摇摆的稻苗一般,让人看到的都是希望与美好。 2008年8月8日晚上8:00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和5000年中华灿烂文明交织在一起,在熊熊圣火的点燃下,映衬出的神圣光芒,可以说荣耀千古,震烁万代。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