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期日本本土,彼时的东瀛女子

 dongchang 2019-09-02

【制造防毒面具的日本女工】位于日本濑户内海的大久野岛,是日本战时制造化学武器的生产基地。1929年,日本开始生产芥子毒气、催泪气体、胡椒气体。二战后,设施被被销毁。

【穿着传统服装的京都祇园艺伎】历史上,日本艺伎业曾经十分发达。祇园是著名的花街,有着三百余年的营业历史,位置在京都东山区。十九世纪初期,祇园艺伎的人数超过三千。

【大阪地铁车厢内】1930年,大阪市电气局开始修建天王寺至梅田间的地铁线路;1933年5月,该线通车运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建设了分歧3号线以及大国町至花园町线路。

【大阪地铁站的自动扶梯】十九世纪末期,大阪重工业、纺织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工业城市。1910年代,大阪实施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1925年开始,进入战前的最繁荣时期。

【横滨港的新田丸客轮】日本邮船公司的新田丸客轮,曾运营北美航线。1941年8月,日本海军征用新田丸,作为运输船使用。1942年,新田丸客轮被改成冲鹰号航空母舰(大鹰级)。

【新田丸客轮的头等舱餐厅】因冲鹰号航速较慢,不能与主力航空母舰同行;只能用于航空母舰的培训或运输飞机。1943年底,美军潜艇旗鱼号在八丈岛以东,用鱼雷击沉了冲鹰号。

【军工厂工作的妇女】二战时期,很多日本企业从事军工生产;如三菱公司生产炸弹、大炮等,川崎重工生产战舰、战机等,东芝公司生产坦克、枪炮等,尼桑公司生产军车等……

【佐渡岛女性对矿石进行分类筛选】德川幕府时期,开始了新泻县佐渡金山的开发。1920年代开始,佐渡金山被大肆开采;八十年代末,因金山的资源枯竭,开采停止。

日本老照片,四十年代初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