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诗为李白为情人所作,不仅道尽了相思之苦,还开创了新诗体

 acerbookstore 2019-09-02
欢迎走进小仓鼠打洞学会另一种情怀的独家空间
中国诗歌形成历史悠久,内容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体裁也不一而足。纵观中国诗歌历史长河,诗歌的体裁从最早《诗经》中的三言、四言,到汉魏时期的五言,及后来的十几言不等。自魏晋曹丕写了《燕歌行》之后,七言诗体正式诞生。而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人将这些诗体继承发展,创造出了如歌行、律诗、绝句等更多的诗体,诗歌的分类也多样化了起来。
本文今天的主人公是李白。李白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气势豪迈、隽秀飘逸、洒脱自如、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极大,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不仅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开创了我国三五七言诗的先河,写下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第一首三五七言诗——《三五七言》,全文如下:
按照常例,先来跟随笔者看看译文:
秋风凄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盼着你我能在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在深秋的夜晚的,对初恋女子的相思之作。作者通过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典型的秋景为意象、烘托了悲凉的氛围,表达了无限惆怅的心情。诗中诗人怅望高悬的明月,对着栖息在枯枝上的寒鸦,突发奇想,以寒鸦自比,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完美刻画,如泣如诉、哀怨悲凉,凄婉动人。“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文辞之中道尽了相思之苦。
李白此诗题目为《三五七言》,在体式上,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后又酌情叠加五言和七言。有人认为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加之句子长短不一,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读来颇有宋词的韵味,应是一首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的诗歌,因为诗题中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如此说来,笔者认为,此诗当为李白的创体之作,即“三五七言”诗的首创之作。
虽说如此,但在文学界,李白这首诗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此诗不是李白所写,也有人说此诗为席间的唱和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可知此诗的却是出自李白之手。至于初唐义净的《在西国怀王舍城》,虽说其以“一三五七九言”写成,应另当别论了。
总之,笔者认为,此诗为李白借鉴和总结前人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创造,更是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李白不仅确立了“三五七言”诗体的独特地位,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而且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刘长卿的《送陆澧》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谢谢您的观看,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