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风寒湿?侵袭人体及症状?

 古月中医 2019-09-02

关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会形成的疾病,对大部分人来讲很陌生,尤其是现在人们注重养生保健,从吃的食物、强身健体、内心健康、保健养生等,却忽略了大自然的风、寒、湿邪(包括空调、风扇)的致病因素,正昆堂传播正能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风、寒、湿侵袭人体所带来的危害!注重“防未病”的理念!

《黄帝内经》痹论篇

译文: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岐伯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是指大自然的风、寒、湿(包括空调、风扇等)侵袭人体形成痹。

风气胜者为行痹
1、
“风”通过汗毛孔开泄侵袭人体内称其为“风邪”,身体内呈游走性串或痛。
2、另一种原因“风”通过人的口、鼻侵袭脏腑内称其为“呛风”引起肠鸣。

寒气胜者为痛痹
1、当静止的“寒”侵袭人体称其为“冻”能把人体周身或局部冻伤甚至坏死。
2、当“风”把“寒(冷空气)通过汗毛孔开泄、侵袭人体皮下,称其为“风、寒之邪”两者并存,导致寒至血凝,不通则痛,个别呈游走性或固定部位疼痛。
3、另一种原因是“风”把“寒”通过人的口、鼻侵袭脏腑称其为“呛风冷气”形成胃腹冷痛。
4、寒从口入,进入脏腑,大便稀薄,不成形。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1、当“湿”通过汗毛孔侵袭人体称其为“湿邪”,人体呈“困倦乏力”。
2、另一种是“寒”从口鼻侵袭脏腑,亦可蕴化为“湿邪”,大便呈粘稠状。


一、什么是风?
 风指的是大自然中正常的风,风是自然界一种无形的流动气体。大自然在静止平衡的状态下不会起风,只有在失衡冷热不均的条件下,冷热之间的流动才会形成“风”  

1)非自然风:随着科技发展,风扇、空调、机器利用电机扇叶运转等产生的非自然“风”。

2)贼风:门窗缝隙的“风”、“空调风更是至阴,因为与寒”同时侵袭人体、过堂风等,都属于“贼风”。

黄帝内经》记载,对贼风的阐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贼风属于“至阴”比“风”更胜。

1、“风”“贼风”是怎样侵袭人体?

无论大自然的“风“贼风”还是机器运转的“风”,只要通过人体的口、鼻、肚脐眼、表皮汗毛孔侵袭人体皮下、肌肉及咽、肺、胃、腹后,都称之为“风邪”


1当人体皮表出汗的时候,感受“风”“贼风”侵袭人体内。空调风,是人们在炎热的室外汗毛孔开泄时进入空调屋里,最容易让我们身体“风侵袭

2)夏季酷暑炎热,人体汗毛孔开泄,特别是当人处于疲劳或处于睡眠状态时,此时人体体温下降周身气血运行缓,气血虚弱人体卫气驱邪之力减弱当人体处于代谢状态,汗毛孔开泄,感受“风”与“贼风”侵袭人体。

2、人体感受“风”“贼风”产生的病症表现

外风:

1)凡一切外“风”由表皮汗毛孔进入,藏于皮肉之间及关节缝隙之中根据人的体质强弱,其表现也不相同,其症状是身体不舒服,个别会产生周身或局部风热感冒、身体不适、皮肤痒不痒等风邪流串于关节之间滞留,个别其症状会逐渐消失。   

2)凡一切外“风”由口、鼻进入体内,经咽、肺、胃、腹、肚脐进入,藏于胃腹之中,其症状表现咽喉痛、胃胀、腹胀、打嗝,排气后会舒服些。

2)人体感受“贼风”侵袭症状表现:侵袭任脉或督脉及身体其他部位比如:头痛、腰酸背痛、周身串痛、肩臂疼痛、肢体酸痛、麻木,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

备注:只要“风邪或贼风”长期滞留体内“必日久化疾”。人体怕风了,说明风邪在体内胀满。

古月中医药罐疗法:通过罐斑颜色就能判别(“风邪”罐斑颜色“汗毛孔粗大、呈皮肤颜色”用手触摸罐斑皮肤干爽。)(“贼风”罐斑颜色“轻微汗毛孔,呈黑色、浅黑色”)


二、什么是寒?

寒:指的是大自然中正常的,也可以称为是冷空气,寒是一种对于温度的感觉,寒为冬季的主气,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称为“寒”

非自然的“寒”,是指科技的发展,空调制冷产生的“冷气”属于一“寒”目前,因夏天不合理使用空调,感受空调侵袭人体形成的亚健康或有症状的群体成为普遍现象

1、“寒”是怎样侵袭人体?
“寒'侵袭人体有两种原因:之分 

外寒:无论大自然的的“寒”还是空调制冷产生的“冷气”,只要通过人体的口、鼻、肚脐眼、汗毛孔侵袭人体,进入人体皮下、肌肉关节缝隙之中。外寒侵袭由口鼻入侵,进入咽、肺、胃、腹后,都称之为“寒邪”

外寒:伤于人体皮下周身,指隐藏于皮下的寒邪,形成肢体痹症,导致寒至血凝脉络不通。寒邪侵袭身体某部位是固定的,不会游走。

1静止的“寒”,冬天当人们穿着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受“寒”侵袭,“寒”能把人冻透,导致身体寒至血凝,就是“寒邪”入骨了,就会把人冻僵。

2)“风”“寒”通过人的的口、鼻进入人体内就是人们常说的“呛风冷气”

3)一年四季使用“冷水”洗澡或野浴,人们在用冷水洗澡时,身体会逐渐冒出“雾气”这个雾气就是消耗人体的阳气,当“雾气”消失后,人体会打冷颤、筋缩、哆嗦,说明:寒至血凝

4)炎热的夏天开空调,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睡觉,人体皮肤只要感觉到风和冷气侵袭到皮肤,说明已经触犯了“风邪和寒邪”了。“阳气盛”的人没什么,“阳气弱”的人就会很快感觉不适或疼痛。

5)特别寒冷天气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侵袭,尤其是冬天穿的鞋底单薄,“寒”从脚心侵入伤及到人体肾经

6)久坐寒凉之地,如:冬天,无论是公交、私家车坐在寒凉的座椅上(尤其是私家车,本身座椅是冰凉的,坐上之后,在通过电加热,寒邪会快速的通过双侧臀部的承付穴进入人体,)古人讲:“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意思是说,冬天的石头是寒凉的。夏天的木头经过雨淋,在经过日晒,虽然木头表面看似干爽的,但是里面是潮湿的。

(我们在过去,无论是单位、家里、学校,冬天的时候椅子上都放着一个棉垫子,就是护着臀部的,防止臀部着凉)

7)侵袭人体内的“寒邪”滞留于皮下肌肉、寒邪入骨、关节缝隙中。

内寒:含从口入,指隐藏于脾胃脏腑的寒邪长期吃雪糕、喝冰镇啤酒、饮料、冰水、生冷食物等,“寒邪”滞留人体、腹产生的症状表现。

就是“寒”从口入,如:吃寒凉的食物、雪糕、冰镇啤酒、冷饮、冰水等经口腔进入通过胃快速蠕动把“寒邪”扩散到人的脏腑这种“寒邪”滞留脏腑及皮下,不会自动散出体外。古人养生的理念说:人吃的食物“热不烫嘴,凉不冰牙”

2、人体感受寒邪”产生的病症表现

外寒:寒邪进入体内造成血液循环减缓(寒滞血凝)怕冷哆嗦、打冷颤、疼痛、打喷嚏肢体冷痛、活动受限、“筋缩”等症状。更甚者消耗人体阳气

内寒指口入寒凉食物脏形成的脏腑病症:

1)寒瘀咽炎:咽痛、嗓子有毛毛的感觉、咳痰无力等。

2)肺寒咳嗽:咳嗽、咳白痰等。

3)前胸寒瘀:胸闷、心慌、憋气、出虚汗等。

4)胃寒腹寒:胃腹部怕凉、冷痛、不敢吃凉的喝凉的;胃胀腹胀,疼痛、不排气等。

5) 宫寒痛经、黑血快、小腹冷痛等。

6)男女膀胱寒瘀:尿频、尿急、尿不尽、啦啦尿、起夜等。

7)寒邪进入胃腹,胃肠蠕动减弱,从大便就能分辨出来,大便不成形、稀薄、在水里是漂着的。

备注:

1)“外寒”侵袭伤及皮下周身。

2)“内寒”入里最容易伤及肾脏、脾、胃、腹。

3)“外寒”与“内寒”在人体内相遇,症状表现加重。

只要“寒邪”长期滞留体内导致寒至血凝“必日久化疾”。人体就怕冷了,说明“寒邪”在体内胀满。

药罐疗法:通过罐斑颜色就能判别(“寒邪”罐斑颜色“无汗毛孔、呈灰色浅灰色灰白色”起罐后颜色瞬间消失,回到皮肤颜色。用手触摸罐斑冰凉)


三、什么是湿?
湿指的是大自然中正常的潮湿空气,如:临近海洋、江河、湖泊附近的潮湿的空气;潮湿的阴雨天;

人们工作和居住潮湿环境;潮湿的被褥、穿着潮湿衣服等。久卧久坐潮湿之地  

备注:人体含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是正常的湿。

1、“湿”是怎样侵袭人体
湿邪侵袭人体分为“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人在潮湿的环境感受的“湿

1)穿着潮湿的衣服躺在潮湿的地上睡在潮湿的被褥

2)女士洗头后,湿着头发踏着颈部

3)夏天,男士习惯于把潮湿毛巾搭在脖子

5)雨天淋湿的衣服或出汗踏湿的衣服,不及时更换,用身体热能把潮湿的衣服塌干等。

“湿”最容易通过皮表毛孔侵袭体内,藏于周身或局部肌肉关节缝隙中。

內湿:

“寒”从口入,如:吃寒凉的食物、雪糕、冰镇啤酒、饮料、冰水等进入胃腹后蕴化湿

2、人体感受湿邪”产生的病症表现

1)外湿:

“湿”气最容易通过皮表毛孔侵袭体内,藏于周身或局部肌肉及关节缝隙之中。当人体“湿邪”较重时,感觉身体乏力、关节酸软、沉重、周身不舒服等。

2)內湿:

“寒”从口进入胃、腹也可蕴化为“湿邪”“湿”气最容易通过皮表毛孔侵袭体内,藏于周身或局部肌肉关节缝隙之中。当人体“湿邪”较重时,感觉身体乏力、沉重、周身不舒服、身体怠倦

药罐疗法:通过罐斑皮肤颜色就能判别(“湿邪”罐斑颜色“有汗毛孔、呈皮肤颜色、皮肤汗毛孔有红、白水珠”起罐后触摸罐斑潮湿。)

备注:只要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不可能不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尤其是现在,人们冬天不注意保暖,不合理的使用空调风扇等科技的产物。想想现在为什么颈、肩、腰、腿、背痛?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类风湿发病率多?

当单一的风、寒、湿邪在人体内滞留,病症表现较轻。一旦风寒湿邪“三气归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下降,身体就会出项这样那样的病症表现。因风、寒、湿邪形成的疾病是属于“无菌”,也因此造成久治不愈、越治越重的结果。

根据古月中医“蠲痹口诀”“风寒湿邪入表里,角之外力从表出”的祛痹理念。每年做几次药罐方法调理。把平时感受的风寒湿邪从体内祛除,就是现在所提倡的防未病、治未病的理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