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四川“汉”字银元

 王三英 2019-09-02

□ 黄斌


民国时期的“壹圆”银币以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孙像开国纪念币、孙像帆船为主币,地方各省自己铸造的主币不多,有些就干脆仿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如其中的云南版、甘肃版、山东版等。有些省虽然发行过银元主币,但因为铸造量小,存世不多,如甘肃省造的孙像银币,贵州省造的汽车银币和竹枝银币,广大银币爱好者就不容易收集到。词:




  民国时期的“壹圆”银币以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孙像开国纪念币、孙像帆船为主币,地方各省自己铸造的主币不多,有些就干脆仿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如其中的云南版、甘肃版、山东版等。有些省虽然发行过银元主币,但因为铸造量小,存世不多,如甘肃省造的孙像银币,贵州省造的汽车银币和竹枝银币,广大银币爱好者就不容易收集到。但是四川省在民国时期铸造的“壹圆”主币却大量发行,而且由于版别众多,更让喜欢收藏版别系列的爱好者也喜欢上四川银币。
  辛亥革命时,尹昌衡在成都成立军政府,同时赶铸新式银币。该币正面上书“军政府造”,中间为“四川银币”,正中有一象征成都的英蓉花。背面以18个圆圈围绕一个篆文“汉”字,18个圆圈代表当时全国的18个行省,“汉”字表示当时革命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辛亥革命后全国所铸银元中比较独特的一种,被称之为“四川汉字银元”,四川人称为“川板”。
  
  初期的四川汉字银元背面的“汉”字为秦篆(图1),后期的篆字书写就没有初期的味道浓厚(图2)。更有雅安版,背面的篆书笔画多直笔,给人以古朴的感觉,另有一番风味(图3)。
  四川汉字银元版别众多,让不少爱好者摸不清头绪,其实只有两个大板块,两个系列。
  两个板块就是分为“厂板”和“杂板”。“厂板”指成都造币厂和重庆铜元局生产铸造的银币。“杂板”指四川大小军阀或其他机构生产铸造的银币。
  两个系列专指“厂板”,以成都厂和重庆厂来区分。理清了两个板块、两个系列,就对其版别基本分清楚了。
  
  成都版
  
  1、方头汉。指背面“汉”字头部为方形。同时以方形的大小分为大方头、中方头、小方头三个版别。大方头的特征明显(图4)。
  2、出头军。正面“军”字中间一竖出了头,所以叫出头军,其特征除此外还有“银”字为开口银(图5)。
  3、出头金。正面“银”字金旁出头,所以叫出头金,收藏爱好者又以银币正中荚蓉花断与不断,将其分为出头金断中花和出头金不断中花两个版别(图6)。
  4、三笔元。三笔元是早期铸品,以背面“元”字似三笔写成出名,但有相似版别容易混同,真正的三笔元以“银”字金旁右边一点为单独孤立的为正宗三笔元(图7)。
  5、空心花。该版别正面正中芙蓉花为空心(图8)。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