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来到学校,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很多上初二的同学,拿到崭新的物理书的时候,都禁不住翻看,看到书中各种有趣的实验,很多实用的原理,尤其是翻到第一章机械运动的时候,有些同学会觉得太简单了,也有些同学觉得这些都没接触过是不是很难啊? 其实物理没有同学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很多初三甚至参加完中考的学长学姐会告诉你物理其实比较难;看到这话又有些同学头疼了,开始对初中物理打怵。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初中物理也没有你认为的那么难,我们只要找准方向,用对方法,付出辛苦,持之以恒,肯定能学好的。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怎样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方法,希望对大家学习物理有所帮助:
(1)课前预习越充分,课上听课效率越高。 很多同学都没有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对课堂学习的理解是很不利的。 预习尽量在头一天或者更早一些时间,比如放假的后几天,快要开学的时候。我们一般要预习什么呢?第一遍浏览,浏览物理需要学习的章节内容,看看各个章节都写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遍找问题。细读课本内容,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课本的知识点,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理解,是否会有疑问。如果有疑问马上在书的空白处记录下来,以便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里能够从中得到答案。第三遍,把自己认为重点难点的地方标注出来,并做简单的记录,尤其是自己是怎么理解这方面内容的,一定要短小精炼,当课上看到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回忆起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再和老师的思路想法相互印证。 上课前10分钟很重要。我们可以空出2-3分钟,再浏览一下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对自己标注的重点难点要和问题的备注都要看一遍,这样等老师讲到相应的内容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进行记录,确保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2)要高效利用课上45分钟,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 你全身心投入听课中。老师们的每一节课的授课思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教学内容也是。为什么同样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听课后考试能够考好,有些同学则考不好?考试范围同学们大概都知道,可是细节决定成败,而老师恰恰在讲题中提到了很多细节与注意事项,你不认真听就会落下,遗漏很多关键内容,考场上就会丢分。 预习时一些弄不懂的问题和重点难点要在课堂解决。预习的时候在书本上画的东西不是平白无故画的,相反,是你课堂听课的辅助材料。你认真听讲的同时,注意老师讲到你标注的内容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说的,是怎么解释和怎么应用的;你不懂的地方老师是怎么讲解的;然后在旁边进行简单的记录,只要课后能够想起老师讲课内容就够。不要记太多反而影响听课。 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课还包括跟着老师的思路,很多同学抱怨说不会听物理老师讲课,不知道他讲课的时候或者讲解题目的时候,是怎么想到用这个知识点或者那个公式的。其实你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思考,想一想老师是引出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从这个知识点想到那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讲解的?讲解习题的时候,是从哪些字里行间发现需要用这个公式而不是你认为应该用的公式的?如果你能把老师讲课的这些内容记住,并且尝试应用,甚至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从某一句话要引出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你能先老师一步想到的时候,你就会掌握老师讲课的思路,从而懂得了物理到底是怎么个思维方式,这个时候你就已经“会”听课了。
(3)好好利用课堂45分钟,必须在平时注重基础知识要牢靠,不要遗留问题。 课堂能够认真听讲,有个前提,就是同学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的很好。因为初中物理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老师在后面讲课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涉及到前面的知识点。如果前面学习的知识点你没有掌握,那老师讲课的内容你也就一知半解,听得云山雾罩的,根本不可能好好利用课堂的时间。 同学们都应该知道,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特别紧密,前面是后面的基础。前面的内容学的不扎实,肯定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所以,越有漏洞就越难跟上,学起来自然就越吃力了。而学霸们为何觉得轻松呢?就是因为前面基础好,没有什么遗漏。无论是课堂听课还是课后做题,都是更加轻松的。 从考试来看,初中物理的难题都是综合题,在一道题中会涉及到多个考点。比如说,密度、液体压强与浮力相结合;再比如说,电路分析、电表判定与欧姆定律结合,等等。这些题区分度大,想考出好成绩,超过其他人就必须拿下。 如果前面知识点不够扎实,有遗漏之处,必须尽快去弥补。我建议这些同学用我们免费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巩固。请同学们在微信搜公众号齐思源老师,我们有八百段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学习使用,这些视频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所有教学内容,全部免费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4)深入理解考点,不断梳理、归纳解题规律。 有的同学说这和利用课堂45分钟有什么联系啊?前面讲到一定要基础知识牢靠,不要遗留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只是基础知识牢靠,就一定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了吗? 而我们在进行深入理解考点,梳理、归纳解题规律的时候,就是我们在锻炼自己物理的思维方式的过程。老师在课上讲课、解题的思维方式就是物理思维方式。这和我们平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如果掌握了物理的思维方式,那么学习物理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能通过平时深入理解考点,认真梳理、归纳解题规律来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方式,那么在课上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可以想到老师没有讲到的地方。这样的听课效果还有谁能够比得上? 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在什么时候浮力等于重力,在哪些情况下就不等于重力了呢?再举例子:液体压强的计算,什么时候能用固体压强的计算式而不是ρgh? 再比如,断路、短路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在复杂电路中进行判定?电路出现故障某灯不亮了,如何逐一排查故障?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如何来判定?最常用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学习、做作业时会涉及到的。在平时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多开动脑筋,勤动笔,多问老师,多与周围同学交流,把考点理解透彻,搞扎实,把解题方法梳理清晰。 我还是建议同学们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齐思源老师中,查看我们的教学视频,我们的视频对很多难点、解题方法进行了梳理,对提高考试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视频都是免费的,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执教二十年,我接触过很多学生。其中的学霸们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积极、乐于吃苦、勤奋好学的学生。 再好的学习资料,再好的教学视频,您不去看,不去学,不付之于课后习题演练,您的考试成绩也绝对不会提起来。 咱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吃苦、修行的过程,必然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同学们要在内心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幻想着什么灵丹妙药,一口吃到嘴里,什么也不用付出就能在考试中考出高分。 原创:齐思源,北京市物理教师,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讲》等书籍。欢迎留言讨论物理学习问题,也欢迎关注我一下,多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