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魂蝶乱 梦鸾孤 赵长卿《更漏子》审美赏析

 江山携手 2019-09-02

       魂蝶乱 梦鸾孤

   赵长卿《更漏子》审美赏析

赵长卿,生平未详,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曾赴漕试。《全宋词》上曾说:“长卿疑名师有,俟考。” 赵长卿词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有《仙源居士惜香乐府》九卷。“更漏子”即词牌名,此调有两体,四十六字者始于温庭筠,唐宋词最多。据《尊前集》的注释:大石调,又属商调,一百四字者,止杜安世词,无别首可录。比较著名的有《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柳丝长》等。全词如下:

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鸦唤起,马行,月来衣上明。    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

上片描写自己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词人在叙事中表现了凄清而又孤独的心情。。词作开始写道:“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这三句,其中就很富有情韵,首先,红烛已经燃尽,窗外透进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气氛显得凄清、冷落。其中的“冷落一衾寒色”,词人以视觉写触觉,把主观情绪“涂抹”在客观物象之上,其次,颜色词的对举,增强其表现力。词中,“红”对“白”,对比鲜明,并在对比中,归结于突出了“冷落一衾寒色”的审美效果。可以说,词人开始不但描写了早行的冷清氛围,而且更进一步的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接下来写道“鸦唤起,马行,月来衣上明”,词人写启程上路,再次写“早行”,因而重点落在一个“行”字上。“鸦唤起”突出了“起”字,“马行”突出了“行”字,“月来衣上明回”突出了“月”字,这样结合起来,就写出了行“早”。窗外的乌鸦已经啼叫,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啊。词人被“唤起”后,只得披衣上马,开始了一天的远途跋涉。

    接着下片则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词人写道:“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上片描写男主角的心情苦闷,接着下片就通过词人的回忆来勾画出女人(也许就是词人所思念的那个女子)的形象。“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这里,词人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思念的这个女人的香艳之美。首先,描写了睡觉之前与词人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接着写她的妆痕印到自己的臂膀上。可以说,一个“唇”字,一个“臂”字,突出地表现了女人的艳美和多情。杜甫《月夜》在月夜思念自己的妻子,也是这样写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诗人杜甫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其中的“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云”是形容鬟的稠密蓬松。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你看,杜甫把自己的妻子写得多美。赵长卿接着写道:“忆共人人睡。”其中的“忆”字,表明了词人在旅途中因孤独而想到她的音容笑貌而思念不已,欢会情事永记心头。

紧接着的“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这里是接上文的“忆共人人睡”中的“睡”字而来,上面写分别前共睡时如此温存,下面写而今自己孤身在外,无人相伴。“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从表意来说,这三句应为倒装句,也就是说,自别后不知她睡得安稳否?即使她没有失眠,那么夜间做梦也肯定不会做得美满。其中的“魂蝶乱”与“梦鸾孤”实是互文,合而言之。所谓互文,也称互文见义,它是指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两个词语,为了避免引文单调平板,或适应字数的限制,前后各省去一个,但理解时必须参互见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唐代贾公彦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 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其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对句互文),即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互文修辞手法,不但使语言明快,声韵和谐,而且是语言结构更为工整。“魂蝶乱”与“梦鸾孤”其实就是说,梦魂犹如蝶飞那样纷乱无绪,又如失伴的鸾鸟(即凤凰)那样孤单凄凉。词人在此既表现了他那番“怜香惜玉”的情怀,也表现出自己此刻“自怜孤独”的叹息。
  总之,赵长卿的这首《更漏子》通过通俗直露的笔法,简洁自然的口语,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挚深厚,描绘出了让人感到一种伤感缠绵的气氛,抒写了别情离愁之情。同时,从词作中也感受到宋代时期香艳词风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