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审美赏析![]()
破阵乐,词牌名,其代表作主要是柳永的作品《破阵乐》(露花倒影)。其词作描绘了每年三月一日以后,君臣士庶游赏汴京皇宫乐园——金明池的盛况。这样的以都市繁华景象为题材的词作,在柳永的词作中很少见。所以,人们常说,这首词作在柳永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全词如下: 上片泛写池上景象,先叙金明池的水色风光,后写游乐的热闹景况。词的开头,以三个四字句“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开头,真切地描写了金明池的优美景色。“露花倒影”是说含露的鲜花池中显出清晰的倒影。“烟芜蘸碧”是说烟霭笼罩的草地一直延伸到碧绿的池边。“灵沼波暖”是说池水暖洋洋的。“灵沼”即周文王所建的池沼。此指京城中皇家的金明池。这里,词人选择了“露花”、“烟芜”和“波暖”三个意象来表现了春日温煦的早晨。而“倒影”、“蘸碧”和“灵沼”三个意象表现出了池水的清澈明净和广阔。可以说,这样描写,不仅写景如画,而且使人感到有一股春晨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充满着美感和活力,为全词奠定了明丽优美的基调。接着写道:“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这两句是接承上而来,写了岸边的景象。“金”即嫩黄色。“彩舫”即花船,往往是女子或者歌妓所乘的。这两句是说,岸边垂柳树上,嫩黄的柳条随风拂动,池中远岸的树上系上龙船。接着写道:“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这三句描写了金明池上的仙桥。据《东京梦华录》载:“仙桥,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溱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驼虹,若飞虹之状。桥尽处,五殿正池之中心。”词句所说,与此相合。可以说,词人真是运用了写实,但记载更具文采。“虹桥”即指金明池中的拱桥,往往成为仙桥。一个“虹”字写出了仙桥凌波而起之势。“水殿”建于水中的亭榭。这样雄跨池上的桥,似如“参差雁齿”(大雁群飞翔时排列成“人”字形的样子,前后参差不齐)直通水殿。接着写到:“曼衍鱼龙戏。”“漫衍”也作“蔓延。”“曼衍鱼龙戏。”这是古代百戏之一,就是以巨兽与鱼龙从彩灯为道具作表演。这样,表现了上演的百戏花样繁多,变化莫测。下面就是:“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前一句写聚集了年轻美貌的女子。“罗绮”即图案精美的彩绢丝织品,这里代指女子。“丝管”即各种乐器。这两句突出了乐部歌舞妓人罗绮成群,弹奏起急管繁弦、声腾云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霁色荣光”是指大雨停后所显现出来的美丽云色。“望中似睹”即瞭望、眺望之意。“蓬莱清浅”一句出自升华葛洪《神仙传》,其中记麻姑语说:“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大意说说,自从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我已经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刚才到蓬莱,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时期浅了一半,难道它又要变成陆地了吗?)这里,词人运用丰富想象而进入仙境,把这景色晴明,云气泛彩的景象比喻成海中的蓬莱仙山。 下片重点描绘赐宴和争标的场面,先写皇帝临幸情景,后叙士庶游赏情况。首先写道:“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这里以“时见”二字突兀而起。“凤辇宸游”即指皇帝坐车出游。“凤辇”即皇帝的车驾。“宸”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鸾觞”即刻有鸾鸟图案的酒杯。“禊”指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禊饮”就是指古代三月三日上巳日在水边洗濯宴饮,以邀吉辟邪。“镐宴”,其中的“镐”指周武王所经营的都城,故把镐宴称为御宴。这里是指宋仁宗在金明池大宴宾客。这四句描写皇帝临幸金明池并赐宴群臣的景况。接着写道:“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舠”指刀形小船,极为轻快。“锦标霞烂”即灿烂精美的锦标。也就是在池中设立锦标,使船队竞渡夺标。这样,铺叙君臣观看龙舟竞渡夺标。“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罄”即尽情。《鱼藻》指《诗经》中《小雅》中的名篇。《鱼藻》赞美周天子生活安乐。在此借指称赞宋仁宗。这里,词人尽情地描写了宴会上群臣咏唱赞美天子的诗歌的盛况。 接着写道:“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盈盈”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
“游女”指汉水女神。“委”即赠送,遗赠。“相将归远”即。这里是说,游女各自争着以明珠为信物遗赠所欢,以翠鸟的羽毛作为自己的修饰,尽兴之后,相偕兴尽而散。这里,由写皇帝临幸(“临幸”谓帝王亲临。帝王车驾所至曰“幸”而转入叙士庶游赏情景。最后写道:“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洞天”即神仙所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指京城游乐之处。“沈沈”即昏暗的样子。意思是说,傍晚时分,白云弥漫空际,广阔深邃,池上的殿台楼阁渐渐笼罩一片昏暗的暮色之中,仿佛神仙所居的洞府。这里,词人以想象收束,不但照应了前面对金明池的豪华之美,而且更进一层,由现实升华到仙境,提高了词作的审美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