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何意?“坐大”还是“做大”? 写介绍信常在末尾写上“此致”“敬礼”,或加上“请接洽为荷”。那么,“此致”“为荷”是什么意思呢? 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致,尽也,无保留呈献之意。“此致”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结束全篇。所以,它不是“敬礼”的动词,故应在“此致”后加上句号。 “为荷”中“荷”字有两种用法:一是名词,如荷花。二是动词。当动词又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扛”“担”的意思,如“荷锄”“荷枪”“负荷”;其二是表示情感,如“感荷”“致荷”。“为荷”的意思,便是“为此感谢你”。(来源:《语文周报》) 唯你是问 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宾语前置句式。在宾语前后依次加上“唯”和“是”,构成“唯-宾-是-动”句型,使宾语提前,达到强调语气的效果。其实社会语言生活中这样的表述比比皆是,如:“唯才是举(举才)”“唯命是从(从命)”“唯利是图(图利)”“唯余马首是瞻(瞻余马首)”等等。(来源:语言文字周报) 冬至竟然不是“冬天到了” “冬至”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有人把“冬至”理解成“冬天到了”,是一种误解。 因为“冬至”不是主谓结构,是偏正结构,意为“冬天的极点”。这天夜晚最长,此后逐渐变短。同样,“夏至”指“夏天的极点”,白昼时长登顶,嗣后徐徐收缩。朱熹说:“至,极也。” 有趣的是,春分、秋分虽跟冬至、夏至一样,也处季节中点,但两节气昼夜均衡,没有“至极”现象,故不称“至”而称“分”,提醒人们季节过半。 |
|
来自: 行之zlvl38pms2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