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 感知香港中文大学

 清风细雨hans 2019-09-02
在香港中文大学,没有遇到钱穆。

钱先生是国学大师,史学泰斗,先后执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1949年赴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如此,我自然无缘相见。

即使钱先生想见我,恐怕也是很难的,他已于1990年8月30日离世。

在香港中文大学,我想见的只不过是钱穆先生的一尊石像,或者一段碑志。

但是,没有。

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是开放的。出了地铁大学站,突然间就站在校区里了,也没一个赫然的大门。习惯了内陆大学或宏大或沧桑的大门,在中大大门口,反而没感觉了,怎么说也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啊,太不像话了。

然而,这就是它的风格。没有围墙,没有赫然的大门,却名声在外。

它甚至不像一所大学。坐中大免费的校巴进去,崇基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或错落山腰,或散布山谷,就像一个个散落山间的度假山庄。不仅如此,它还是一所联邦制的大学。联邦,就是大家相对独立,各有席位,没有山头老大。

在大学搞联邦制,有益于权力下放,自主更生。不少香港人不太认同大陆的一党集权制,估计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一个人在读书时耳濡目染这种联邦式的民主和平等,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必定受其影响。在我看来,民主和集权各有利弊,不过是权力天平的两边,也不能一家独大的,都要有一个制衡的尺度,偏向哪一边都要翻盘。

显然香港中大在尺度上把握的还比较准,不然,这个1963年才由几所书院捏合而成的大学,怎会在今天名列世界著名大学之列呢,有排名称比北京大学还要靠前。

这样,就不难理解,这所大学的创建者钱穆先生为什么没有处处现身了。

没能看见的还有林语堂先生。这位贯通中西的文学大师,北大、清华的教授,除了写《京华烟云》等作品外,还于1967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做了几年的研究教授,夜以继日地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这是一个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人,名冠中西的学者,有着脱俗的气质。

可是,也没能看到他。

当然还有杨振宁,这位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先生,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客座教授。

这里都没看到他们的雕像。

前贤已去,后生沓来。或许香港中大要的是这种文化。讲的是踏着前贤的肩膀,后生勇往直前。鼓励的是后来者的自信和探索。这显然比沉醉在前贤的影子里好的多。

在新亚书院附近,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曰“天人合一”。

我先后两次到了附近,但都没有看到。后来查了资料,知道这景实为山顶的一处突出水池,以一处视角,水池的水面与山下的海面竟可以拼融一体,人立其间,遂成“天人合一”。这一处景,如果不是先期如此设计,而是待水池落成,意外发现竟能如此合一,定是莫大惊喜。

不过,“天人合一”可是一种绝高的境界,以我目前的修行,不去也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