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老刘tdrhg 2019-09-02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唐朝《朝野佥载》一书中,也有一句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的俗语,叫做“张公吃酒李公醉”。

那为什么古时候,人们要说“吃酒”,而不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喝酒”?

其具体的原因,已不可考证,但一种说法是,与语言的用词习惯有关。

这种说法认为,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代汉语中表示“吃喝”的文字,多是用“食和饮”,喝字还未出现,或是像“啖”字也多用来表示吃,所以也有“啖酒”一说。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随着语言慢慢的演化,“吃”字的使用逐渐频繁,甚至很多时候代替了“饮”,“饮酒”也说“吃酒”,和我们说“吃饭,吃肉”等是一个用法,就像上述唐朝书籍《朝野佥载》里那样。但语言的演化发展是持续的,到后来,吃和喝的使用又慢慢分离,形成现在我们惯用的“喝酒”。

可“吃酒”这种说法,也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你稍微留意,便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方言还保有“吃酒”的说法,但意义稍有不同,有些直接代指“喝酒”,一些只表示“吃酒席”了。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另一种更不可考的说法,是归因于古时候比较落后的酿酒技术。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现代通用的蒸馏酿酒技术其实在元朝才出现,他在书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这样酿出来的“滴露”酒,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酒的样子。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为什么喝酒在古代叫“吃酒”?

所以在这之前,古人喝到的酒,要么是蒸煮法或用曲发酵酿制的粮食酒,要么就是果酒,酒里难免有粮食和果品的残渣。尤其先秦两汉时期,大多是饮用米酒,而且并不像后世饮酒,会用器具过滤,是把酒和残渣一起吃掉,所以他们那时喝的酒,和今天我们吃醪糟很相似,也因此有人认为,古人说“吃酒”正是这个原因。

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