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用治泻五法 陈玥,刘成帅 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证型繁复,发病率较高。本文作者将泄泻常用治法总结整理为温中止泻法、泻心消痞法、通下里实积滞法、温阳固脱法、利小便实大便法。本文试从理、法、方、药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浅析。 毫刃针焠刺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张琳,杨振霖,何清伟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常见发病原因为生活压力过大、烟酒纵欲过度、饮食睡眠不规律等引起头部肌肉紧张收缩,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头部出现“紧箍”感,典型症状为束带感。紧张性头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西医主要依靠口服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反复发作率和成瘾性较高,对人体损害较大。毫刃针焠刺法是一种按照筋膜走向施治的方法,融合手法、针法、复位、松解为一体,本研究显示使用毫刃针焠刺法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椎牵引联合腕踝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刘彩红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6种类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各种外源性刺激压迫椎动脉以致椎动脉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痛、眩晕、视力减退、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失眠多梦,严重者甚至猝倒。本文作者采用颈椎牵引联合腕踝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小建中汤治疗心悸的临床体会 赵亮亮,朱明军,孙阳,张晓燕 小建中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虚劳腹痛的方剂,临床多被用以治疗胃脘痛。本文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小建中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心悸有明显的疗效。 清热利湿法配合外治法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体会 李慢,贾颖 寻常型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是临床常见病。本文通过分析痤疮的病因病机,了解该病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中发现脾胃湿热型痤疮更为常见,在治疗中使用清热利湿方药内服为主,芦荟珍珠胶囊外敷为辅,内外合治,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疗效显著。 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戴斌,张真,李君依 炙甘草汤具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等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悸、肺痨、肺癌、疳积、血虚病等多种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本文浅谈炙甘草汤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自拟中药方内服联合自体全血注射治疗顽固性疖病 刘刚 疖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感染,若数目较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称为疖病。本文作者运用自拟中药方内服联合自体全血肌内注射治疗顽固性疖病患者8例,疗效显著。 “附子”小议(二) 马俊杰 本文作者临床常见慢性虚寒体质患者,经查阅大量资料及古人的诊治用药特点,研究门纯德老前辈的用药特点、临床思维及火神派扶阳理念后,发现其均以运用肉桂、干姜、附子等见长,认为阳气为机体之根本。本文总结门纯德老前辈应用附子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并介绍了三例应用“兴阳法”治疗的病例。 鳖甲煎丸易汤在水肿病中的应用 王永前 柳少逸先生将鳖甲煎丸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腹腔其他肿瘤等,凡属枢机不利,气化失司,血瘀气滞者均可用之。本文作者承袭其鳖甲煎丸易汤治疗水肿病(尿毒症期)经验,总结分享之,以飨同道。 苗医弩药灸治疗痹证验案举隅 张洋,江瑜 弩药是苗医“毒”学说中“攻毒疗法”的代表伤药,体现了苗族医学“以外治为精”的医药特色,民间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江瑜教授将其与灸法结合起来治疗痹证,获得了满意疗效。本文介绍临床验案1例,以供参考。 “里邪透表”法治疗荨麻疹1例 邓志远,王镘佳,刘敏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色风团,瘙痒,消退速度快,不留瘢痕,但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正常学习工作。荨麻疹属中医“痒风”“风隐疹”“风瘙痒”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中医主要从“风”和“血”的角度进行论治,但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仔细分析,以准确辨证。本文作者认为荨麻疹病久多虚多郁,提出从“里邪透表”的角度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1例典型病案。 附2019年第16期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