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秋冬养阴,冬季养生的原则是“藏”和“养阴”。 藏是“藏精”的意思。肾藏精,然肾者水脏,水旺于冬,所以冬天越寒冷,肾水愈是封藏,人体的阳气封藏的越深,来年的阳气升发愈旺。 冬日适宜进补,以助精藏。 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食补,有时食补就是对身体最大的调养。 今天为大家介绍下冬季里适宜进补的两款药膳和五大食物。 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 组方:当归、生姜、羊肉 原方主治产后血虚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方中当归补血润燥,生姜、羊肉温肝脾而行郁。
主要功效:温肝补血、散寒暖肾。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宜血虚阳弱之体,在寒冷的冬天,尤其适宜进补(各种急性病除外)。 中医上讲,肝木像春,必温暖而生发,冬季多食羊肉,有助于来年春天肝脏的生发、生长之气,冬季多食羊肉,次年精神必能增加。唯阴虚肝火旺之人不宜。 另外,羊肉宜白煮,不易上火,且宜清淡少盐,不然易助火生热。 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山药以淮山药为佳,属道地药材,“淮”今指河南焦作武陟一带。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乌鸡:养血补血,亦可加入红枣。 以上诸品性质都较为平和,基本属平补、温补范畴。 除枸杞外,均属药食同源之品。用鸡煲汤,味道鲜美又有益于人体健康。 此外,冬季应格外注意日常饮食。冬季饮食得当,对身体大有裨益。 羊肉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补中气,益肾气的作用。它也是历来民间冬季进补的重要食材之一。 补肾壮阳 羊肉温补肝肾,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等症。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补气血,缓解手脚冰凉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 多吃羊肉可以补气、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可爱的预防风寒,又能滋补身体。 病虚食用、健脾养胃 羊肉有助提高抗疾病能力。适合病后、产后气血两虚的人群食用。 现代中医认为: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保护胃壁,帮助消化,还能起到去湿,避寒,暖心胃的功效。 ![]() 白菜
吃完滋补羊肉,当然不能少了补冬第一菜——白菜。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北方更是有冬天储存大白菜的习惯,以作为整个冬季的主要蔬菜。 所以此时吃白菜是再好不过的了。 ![]() 萝卜 常言道:“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民间还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利大小便等等作用。 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市面上的萝卜种类很多: 白萝卜生吃润肺止咳、熟吃补气治感冒; 青萝卜煮水喝是理气顺气的良药。 ![]() 山药 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不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调理疾病的药用价值。
滋阴润肺: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益肺气、养肺阴之效,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补肾益精:山药为病后康复滋补佳品,有滋肾益精的作用。 ![]() 黑豆 冬贮肾精,意思就是趁著冬天保养你的肾。肾为先天之补,中医讲黑色补肾,多吃黑色的食物具有强效的食补。 黑豆向来有“豆中之王”的美称,防老抗衰、药食同源。 中医认为,黑豆味甘、性平、无毒。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
除了黑豆之外,像黑芝麻、黑米等也是冬天补肾血的优质选择。 冬天里,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切忌大悲大喜。 要养精蓄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穿衣要适度,过少或过薄都容易感冒。 当然最后也要提醒,冬天咱们还是要适当地运动,来增加我们的新陈代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