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补不如食补 | 两款药膳、五种食物,补冬黄金食谱

 lvzhifeng 2019-09-02

秋收冬藏,秋冬养阴,冬季养生的原则是“藏”和“养阴”。

藏是“藏精”的意思。肾藏精,然肾者水脏,水旺于冬,所以冬天越寒冷,肾水愈是封藏,人体的阳气封藏的越深,来年的阳气升发愈旺。

冬日适宜进补,以助精藏。

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食补,有时食补就是对身体最大的调养。

今天为大家介绍下冬季里适宜进补的两款药膳和五大食物。

当归羊肉汤

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

组方:当归、生姜、羊肉

原方主治产后血虚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方中当归补血润燥,生姜、羊肉温肝脾而行郁。

羊肉醇浓温厚,暖肝脾而助生长,缓迫及而止疼痛,大补温气之剂也。其诸主治,止带下,断崩中,疗反胃,治肠滑,暖脾胃,起劳伤……

——黄元御《长沙药解》

主要功效:温肝补血、散寒暖肾。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宜血虚阳弱之体,在寒冷的冬天,尤其适宜进补(各种急性病除外)。

中医上讲,肝木像春,必温暖而生发,冬季多食羊肉,有助于来年春天肝脏的生发、生长之气,冬季多食羊肉,次年精神必能增加。唯阴虚肝火旺之人不宜。

另外,羊肉宜白煮,不易上火,且宜清淡少盐,不然易助火生热。

山药枸杞乌鸡汤

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山药以淮山药为佳,属道地药材,“淮”今指河南焦作武陟一带。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乌鸡:养血补血,亦可加入红枣。

以上诸品性质都较为平和,基本属平补、温补范畴。

除枸杞外,均属药食同源之品。用鸡煲汤,味道鲜美又有益于人体健康。

此外,冬季应格外注意日常饮食。冬季饮食得当,对身体大有裨益。

羊肉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补中气,益肾气的作用。它也是历来民间冬季进补的重要食材之一。

补肾壮阳

羊肉温补肝肾,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等症。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补气血,缓解手脚冰凉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

多吃羊肉可以补气、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可爱的预防风寒,又能滋补身体。

病虚食用、健脾养胃

羊肉有助提高抗疾病能力。适合病后、产后气血两虚的人群食用。

现代中医认为: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保护胃壁,帮助消化,还能起到去湿,避寒,暖心胃的功效。

白菜

“甘平养胃,荤素皆宜,味胜珍馐。”

《随息居饮食谱》

吃完滋补羊肉,当然不能少了补冬第一菜——白菜。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北方更是有冬天储存大白菜的习惯,以作为整个冬季的主要蔬菜。

所以此时吃白菜是再好不过的了。

萝卜

常言道:“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民间还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利大小便等等作用。

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市面上的萝卜种类很多:

白萝卜生吃润肺止咳、熟吃补气治感冒;

青萝卜煮水喝是理气顺气的良药。

山药

山药是山中之药、食中之药。不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调理疾病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滋阴润肺: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益肺气、养肺阴之效,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补肾益精:山药为病后康复滋补佳品,有滋肾益精的作用。

黑豆

冬贮肾精,意思就是趁著冬天保养你的肾。肾为先天之补,中医讲黑色补肾,多吃黑色的食物具有强效的食补。

黑豆向来有“豆中之王”的美称,防老抗衰、药食同源。

中医认为,黑豆味甘、性平、无毒。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

李时珍曰:“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

除了黑豆之外,像黑芝麻、黑米等也是冬天补肾血的优质选择。

冬天里,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切忌大悲大喜。

要养精蓄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穿衣要适度,过少或过薄都容易感冒。

当然最后也要提醒,冬天咱们还是要适当地运动,来增加我们的新陈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