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持续、契合型、共同推动式”——上饶城市双修的启示

 中南城建君 2019-09-02

闫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城市规划师 

城市双修规划的三点认知

1它是针对存量改造型的规划-以上饶为例,城市低效存量空间逐年递增至2014年已达40%之巨,这类城市存量低效的灰色空间是双修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空间。

上饶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2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规划-以试点城市三亚为例,首先展开的一系列工程都是城市公园、滨海慢行道、市民果园等公共休闲空间,是能够立刻提升市民幸福感满意度的,如广受好评的月川生态绿道。

3是见效快的规划-同样以试点城市三亚为例,其红树林生态公园占地35公顷,仅3个月实现完工开放,2015年7月启动,11月就已向市民开放。

三亚红树林公园双修前后对比照(来源:网络)

上饶双修是一个总体层面的双修规划

通过三亚双修、延安双修、泉州双修、海口双修、拉萨双修、安顺双修等规划,我们发现双修规划的基本动作已比较成熟,都是围绕住建部城市双修要求开展的系列规划,只是在规划层次里略有区别,有工程型双修、 专项型双修、总体层面双修等,那么上饶双修其实是一个总体层面的双修规划。

住建部要求分析总结、城市双修规划的基本内容解析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本次上饶双修规划的目的,在于打造“大美上饶”,绘制风景画卷、时光美卷、城市长卷,通过打造这三大美卷来提升整体城市环境品质。

那么在这个目标下,我们遵从双修基本动作,在山水、人文、城市品质三个方面提出:显山、亲水、融绿、织景、塑核(打造人文记忆核)、优形(优化建筑秩序)、绣村、赏街8个体系的项目。

两个核心问题

做完上面这些,我们觉得上饶双修规划是不是就算完成了呢,感觉又有点飘,因为双修规划是面向实施的,应该远远不止这些,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次主要跟大家讨论以下2个问题:

(1)模版化-似乎千篇一律

那么先看第一个问题,随着全国各省市持续推进城市双修,比如济南市规划局开展十大双修行动,湖南省出台的双修3年计划,对比这些具体的工程与行动,我们发现基本与住建部要求差不多,内容逐渐在向固有模式转化,但是如果这么发展的话城市特点如何体现呢,举个例子来讲历史文化型城市的双修,跟风景旅游型城市双修向下落实的项目工程肯定是不同的,但如果都按模式化的工程做,那做完以后城市会不会就大同了?

(2)运动模式——似乎不可持续

现在城市双修这么火,呈现一种爆发的运动模式,2015年公布1个试点,2017年连续2批名单公布57个试点城市,并且预计2020年全国全面开展,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城市美化运动。那么以最早的试点城市三亚为例,第一年推动18个项目,花费约26亿元,按规划3年需完成156个项目,面对于此中小城市将何去何从?

对应上面这2个问题,我们发现双修规划在技术层面应该是做一个契合型、可持续的规划,在操作层面需要多部门合作,做一个共同推动的规划。

双修规划的几点思考

(1)双修规划需要是一个契合型的规划

1)契合风景城市的城市气质。以上饶为例,需要做一个契合风景城市特色的双修规划。首先通过打造区域风景带,用建设旅游公路的形式将城市与外围风景联系起来。

区域风景走廊选定线位示意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那么,在风景带整治修复的同时有选择的进行人工复绿,沿路、沿景、临风景等影响较大的可视空间复绿,而大风景背后的生态空间不做过多干涉,让其自然复绿。

沿景观道可感知界面复绿示意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网络图片)

其次,让风景可步入可感知,以城市近郊山体吉阳山改造为例,首先铺设慢行步道,构筑游览线路,其次对山体进行按需修复,我们结合需改造的矿坑形成几个特色休闲功能区,然后局部游线串联地区做人工复绿,剩下一些小面积、位置不明显不突出的地区则不予干涉,让其进行自然修复。

吉阳山体改造方案示意图(来源:项目组拍摄 网络参考图)

2)契合存量多的城市特点。上饶还需要契合的一个特点就是低效空间存量多,总体讲是有山有水有人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上饶城区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田野、废弃铁路、废弃宗地等城市失落空间。至2014年这些低效空间已占中心城区范围内40%用地,大家看下边这张上饶现状照片分析图,这张照片并不是城市郊区,而是城市中心两个板块之间的失落空间,可以说是典型的田园城市的雏形,城-村-田-野咬合,所以说我们要把城市和村庄的发展结合起来,利用村边空地、废弃地改造,来平衡整体地块改造费用,避免出现超高超密建筑。

那么在上饶双修规划中,我们选择依托特色要素,来带动这些存量空间的转型、改造与提升,采取资源要素撬动的更新模式,为这些低效的空间找亮点。

上饶现状照片分析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通过梳理我们找到上饶有一条浙赣老铁路,现状是失落在城市老旧小区背后一块荒废地,以前规划里保留局部做一条绿带公园,我们都知道这种公园想要建设起来是很难找到动力的,但是如果将线路延长,把整条脉络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包涵公园、节点的特色生态绿带就不同了,在局部条件允许的地段做特色开发,在老旧小区地段则做景观整治,铁路文化脉络得以保存的同时,即提升了城市气质,又改造了老旧小区环境品质。

浙赣老铁路改造示意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再比如,解放河暗渠改道带动城中村发展,解放河是上饶历史上一条非常有名的河,但是近年来成为一块盖板下的黑臭水系,暗渠难以复明,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北部2.3公里河道完全可以通过与东侧城中村、开敞空间一体化改造,通过构筑城市水景公园,提升环境品质,带动城中村改造。

解放河项目分析改造示意图

解放河项目分析改造示意图(来源:项目组自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