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成全了古人的夜生活?

 youxianlaozhe 2019-09-02

  研习君语 

一盏中国灯 · 红桥红

慢慢长夜,究竟是什么成全了古人的夜生活呢?

 
苏轼在《海棠》一诗中写道: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楚辞》中引:

“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

李商隐《夜雨寄北》有云: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有那最为今人所熟知的一句:

“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古人照明用的主要灯具之一,灯架绝对是是古人夜生活之中不可或缺之物。

 


古人照明一般靠油灯和蜡烛。不管是灯还是烛,它们都需要架座来支撑,也就由此形成了形色不一,高矮不同的灯台。

 
一般来说,用于承油灯、插蜡烛的灯台,高度不过尺余,可以放在桌案上使用,也可以让人手持移动行走的灯台,称为“(矮)灯座”,如放在佛前供案上承放海灯,则叫“海灯座”。用于插置蜡烛的灯台,其实就是个设有尖针的承盘,样式较为简单,也十分常见。

战国中期豆形铜灯
 
相比而言,贴地而放的灯台则样式繁多,架构也比较复杂,高度可达三四尺,被称为“灯台”“(高)灯架”

一般而言,灯架的结构从上到下可分为承盘立柱(灯柱)底座三部分。

不同部件的造型样式极其丰富:承盘有方有圆、有多有少,依承盘的数量,灯柱有树杈形、S形,以及其他仿生形。

比如树杈形的灯台,早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造型像一棵树,向四周伸出枝条,承托多个承盘,可以同时燃烧多支蜡烛,点满蜡烛后,犹如银花火树,光芒灿烂。

西汉·九连枝扶桑树形铜灯

文献记载,在春秋时期鲁班营造宫殿时,曾用木条做支架,四周围帛,燃灯其中,虽然构造极为简单,但可以说是原始灯架的雏形。
 
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征调苏杭工匠入京为宫廷制造灯具。

张居正《帝鉴图说》·灯架
 
至清,灯架款式之多超过以往历代,有圆形、方形、六方、八方、花篮、双鱼、套环、葫芦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清朝嘉庆四年,杭州民间艺人用红木雕刻灯架,分上下两层,四周糊绢,制成精美的灯架。


在没有电的几千年的历史里,灯架和昏黄的油灯,伴随着人们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明清照明灯架大致可分为三类:固定式升降式悬挂式

从左至右依次为:固定式、升降式、悬挂式
 
高型灯架中的固定圆杆多为明式风格,可升降的灯架属于清式风格。
 
固定式灯架,常见用“十”字形或三角形的木墩做成底盘,上面立灯杆,四面用站牙将灯杆底夹,使其直立不倾仄。论其结构,与座屏风或衣架相同,只是使两块墩子纵横相交,并在一处而已。

固定式灯架
 
升降式灯架南方俗称“满堂红”,因民间喜庆吉日都用其设置厅堂上照明而得名。



其底座采用座屏式,较窄较高,上横框有孔,有立杆穿于其间。灯杆顶部起线,圆盘上有出头装置备放蜡烛,下端用四个托角牙支撑。为防止灯火被风吹灭,灯盘外都要套上灯罩。


灯杆下端有“丁”字形横木,两端出榫并置于底座立柱内侧的直槽中,灯杆可以顺直槽上下滑动,不致滑出槽口。
 
灯杆从木框横梁的圆孔穿出,孔旁设木楔。当灯杆提到所需的高度时,可下按木楔挤塞灯杆使其固定。

 
还有形体结构更为精巧者,如将灯柱插于可升降的“冉”字形座架中间,通过机械作用来调节灯台的高度,使光照适合不同需要,既美观又实用。
 
实况可参照《绿窗女史》“春睡”一回插图及《东西晋演义》“小吏私通贾南风”插图,但二图中烛台腿足部均用材细且弯度急,似为金属制品——非铁似铜,而不是木制。

迄今暂未能找到相关木制灯台的明代描绘。

《绿窗女史》·【春睡】·三足灯架
 

关于固定式和升降式,我们也可以从灯台的底座来判断。

一般而言,采屏座形底座的灯台,多是可以升降的,可以调节承盘的高度。而固定的灯台,其底座造型比较简单,如十字形、曲足形、支架形和平底形等,它们有的杆头下弯,悬挂灯具;有的杆头造成平台,上承羊角灯罩。


 
《鲁班经匠家镜》即有《烛台式》一条,记其造法与样式曰:
“高四尺,柱子方圆一寸三分大。上盘仔(即烛盘,有方有圆,多作圆形)八寸大,三分倒挂花牙。每一只下脚交进(即安装之意)三片,每片高一尺五寸二分,雕转鼻带叶(即桨腿上的花纹)。交脚之时,可拿板片画成,方圆八寸四分,定三片长短,照墨方准。”
从中可看出,它记载的灯台应是立柱式,上有圆烛盘和挂牙,下装有桨腿的高烛台,应该是固定式的。
 
至于悬挂式灯架,则多为挑杆式,由挑杆和底座组成,底座正中安插立柱,有站牙抵夹,灯杆插入木柱圆孔中,上端常有做成龙凤形状的铜质拐角套在木杆上,下端钉有吊环以承灯笼,灯笼自然下垂,随风飘动。

清乾隆  紫檀雕凤首灯架一对
 
在材质上,灯架有银、铜、铁、锡、木等多种,烛台上面或锻造,或雕镂,或彩绘,或以倒模工艺铸造出各种纹饰,是一种集实用性、工艺性、观赏性、装饰性为一体的生活用具。

传世的矮灯座,以金属或瓷制的居多,且存世量很大,收藏价值有限。相比而言,用珍贵硬木制成的高灯架,则因其存世量少,更因其原本多成对制作,却很难成对流传下来,而显得弥足珍贵,受到许多古典家具藏家的追捧。

一盏中国灯 · 红桥红 


今天研习君为大家推荐的是由红桥红仿古家具团队制作的升降式灯架,原型为香港攻玉山房旧藏。


明末/清初 黄花梨升降式灯架(一对)
拍卖时间:2015年10年7日
拍卖专场:香港蘇富比2015年秋拍·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
尺寸:21.9×27.8×122cm
估价:280万—480万港元
成交价:548万港元(折合RMB450.5万元)
灯架下部采用座屏风的造型,左右雕卷草纹墩木上植立柱,前后用锼三簇卷云纹伴日站牙抵夹,柱间施横枨二道,嵌装透雕云纹绦环板。其下安卷草纹披水牙子。两根立柱顶端和罗锅形的横梁相连,其下还有同样是罗锅形横枨一道。横梁与横枨均正中开圆孔,中插灯杆。灯杆下安横木,成倒T 字形。横木两端纳入两根立柱内侧的长槽中。故灯杆可上提或下落,随意调整高度。横木两端安活动铜插销,把插销推入立柱长槽内在不同高度打凿的孔洞,便能随意固定灯杆的高度。灯杆上端安圆盘,上承蜡烛及灯笼,盘下有倒挂透雕螭龙纹牙四块。



缅甸花梨升降式灯架(一对)
尺寸:24×29×151cm/最高205(可升降)
厂家:福建·红桥红
 

产 | 品 | 实 | 拍




灯杆上端蜡烛承盘下安透雕螭龙纹挂牙四块。


灯台底座左右墩木,墩木上立柱两旁的站牙、墩木间斜装的披水牙子,均锼刻卷云纹。

站牙上更有形状如太阳的圆球。两立柱间两道横枨中嵌装的透雕绦环板,形状也像卷转浮云。

灯杆下安横木,成倒T字形,横木两端纳入两根立柱内侧的长槽中,故灯杆可上提升高或下按使其降下。

灯杆从木框横梁的圆孔穿出,孔旁设木楔。当灯杆提到所需的高度时,可下按木楔挤塞灯杆使其固定。

 
《金瓶梅》“丽春院惊走王三官”一回插图中就有一具类似的升降式灯台。

《金瓶梅》·【丽春院惊走王三官】·升降式台灯
 
值得称道的是,红桥红制作的此款灯架,在以明式家具为本的基础上,将明式家具中对于东方美学的美好演绎,取精存优,并结合当下的情感和文化,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家具的独特印记。
 
采用无线智能遥控灯源,定时开关、多档调光,更加安全便利。



冷暖光源调色对比:

左图为冷光源;右图为暖光源

传统灯架与现代工业的结合,既有使用价值,又表现出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

试想,当古典的灯架摆置于厅堂之中、卧榻两侧,联想古人灯下生活景象,怎能不是一番诗情画意!


 
电灯
照亮了每一个普罗大众的夜
而一盏中国的灯
则照亮了每一个普罗大众的心



扫描二维码,加微信,带一盏灯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