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摄影师或者别人用手机抛出类似这样的照片: ▼ 而你的也许是下面的这样的 相比之下,总觉得有点模糊,不够清晰锐利,自然也就失去了画面的质感与表现力。 其实手机影像系统发展了这么多年,无论是硬件技术,还是各家的算法调教都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 只是我们需要掌握两个方面: ● 消除误区 ● 学会部分技巧 今天主要先讲误区方面,然后提到几个简单的技巧 1 镜头擦干净 如果没有试过的同学,可以这会儿对着外面的夜景去试试! 2 手机变焦用点击,不宜拖动 很多人在用手机拍摄时,发现不够清晰,总想着拖动变焦放大画面来拍摄~ 其实,这是个大误区!!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直接 点击变焦 ,去选择系统默认的变焦倍数,这样会更清晰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手机变焦与相机不同,相机上的变焦是通过变焦镜头来实现,而手机上只有不同的定焦镜头... 所谓变焦镜头,就是可以通过转动镜头,让镜头变长,这是 光学变焦 ,对画质不会有损失。 而在手机上,一般是通过增加镜头的方式,比如传统的双摄方案就是:一个广角镜头加上一个2倍长焦镜头。 而现在部分手机的长焦镜头已经来到了3倍甚至是5倍 我们现在假使以5倍光学变焦的华为P30 Pro为例,如果你变焦到1倍和5倍之间,其实是通过1倍的画面放大裁切得出来的,并不是真正通过镜头放大的... 所以,这时候画面自然是有会损失的,虽然会有算法的优化,但画面依然可能是模糊的。 ![]() 将照片放大至同一面 对比山体岩石的细节 ▼ ![]() 但当你变焦放大到了5倍,P30 Pro就会使用5倍的长焦镜头开始拍摄,这时候画面是没有经过裁切的! ![]() 将照片放大至同一面 再次对比山体岩石的细节 5倍明显更加清晰 ▼ ![]() 所以,通过点击变焦,选择系统默认的变焦倍数,往往更容易获得画质更好的变焦。 今年,华为和OPPO相继推出了10倍混合变焦的机型。 一时间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既然10倍可以拍得还不错,那10倍以内是不是都可以拍清晰? 其实不然,10倍混合光学变焦的特点在于混合,就是基于5倍的光学变焦的画面放大,同时通过算法优化获得更加清晰的画面。 但是,在其他的中间倍数却没有特定优化,比如7.3倍、8.1倍等等,都不如10倍来的更加清晰。 ![]() ![]() 3 夜晚不要用变焦与广角 在夜间也照常使用长焦或者广角来拍摄,这是非常错误的!! 就像前面说的,主流手机有多个摄像头,但是只有主摄像头是采用相对较强的传感器!! 明白了吗,大部分手机的副摄像头的传感器并不好,甚至很差... 关于传感器的知识,之前也讲过很多次了,简单来说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传感器面积越大,理论上可以实现的画质也会更好! ![]() 现在旗舰手机的主摄像头很多采用索尼IMX586传感器,大概是1/2英寸(比左下角淡黄色稍大一些) 而副摄像头一般都是最小的那个... 可想而知,如果环境较暗,画面会差很多! 所以,在夜间最好使用主摄拍摄,会得出相对较好的画面! ![]()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千万不要用变焦与广角拍摄夜景,切记切记! 4 慎用人像模式 没错,你没看错,我是让你慎用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的出现让很多人非常喜爱,不用相机不用大光圈镜头,一样可以实现浅景深的背景虚化照片,美滋滋 ~ 这样的照片,人物主体更突出,美感也就随之而来。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手机的人像模式并不是靠光学条件得来的,而是通过算法。 既然是算法,那就一定有高低之分,不同手机拍摄人像模式天差地别。 有的手机拍出来真的很假... 这种图片那自然是毫无质感可言! ![]() 所以,回到了上面的问题,长焦镜头的传感器相对较小,夜景或者弱光环境成像素质就会偏差...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用iPhone在弱光环境下拍摄人像模式,总会看到这样的提示: “ 需要更多光线,开启闪光灯可改善 ” 当然,这不是说iPhone拍人像模式不好,恰恰相反,iPhone的人像模式还是数一数二的 ~ 只要光线充裕,人像拍摄就可以很好的兼顾质感与自然的虚化。 5 像素高并不等于画质好 这一点,小北我是真的说了很多遍了!!像素并不等于画质! 到现在还是很多小伙伴问我什么手机像素高... 这个问题我真的不好回答 还是那句话,抛开色彩问题,单纯对画质影响最大的就是传感器,然后才是算法、镜头模组、像素等等。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4800万像素的手机画质依然打不过只有2610万像素的相机... ![]() ![]()
仔细看同等放大后 植物上绒毛的细节 ▼ ![]() 包括刚刚超过华为P30 Pro,登顶DXOMark榜首三星S10+ ,和iPhone一样只有1200万像素。 当然,高像素并不是一无是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拍摄夜景时可以通过像素四合一,增加单位像素面积。 如此一来,“单个像素”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每个像素点的质量也就更好,夜景拍摄效果会比较好。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打架... 一群小个子打几个大块头,单挑肯定打不过,但好在人多,那就四个打一个~ 接下来来聊聊几个小技巧: 01 确保光线充裕! 手机传感器小,所以只要光线充裕,进光量自然不用担心,手机的表现也就会好很多。 ![]() 02 还有一点,就是稳!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摄影师总是要带个三脚架,其实三脚架的稳定性有很多好处 比如,把手机通过支架等稳定,可以基于曝光三剑客:光圈、快门、ISO的三者关系,得出更慢的曝光时间,更低的ISO下,相应保证进光量充足,画面会相对更加纯净。 弱光环境下,光圈相同, 调整快门与ISO分别拍摄的两张图 左侧图噪点较多,右侧相对纯净 ▼ ![]() 这一点尤其适合拍摄较暗的环境,比如拍摄这组照片时的光线是下面这样的: 拍摄时的实际光线环境 ▼ ![]() 想要快门时间这里顺便也给大家推荐一个款我们自己在使用的手机三脚架,轻便可调节,而且高度也足够,挺好用的。 另外,前面几期文章中,有小伙伴留言问手机怎么拍星空 ~ 其实手机拍星空确实能拍,但需要通过专业模式去拍摄,也就是掌握上面的方法:准备三脚架,延长曝光时间,降低ISO等 具体的拍摄教程等小北我下次出哦 ~ 03 寻找画面中的肌理 其实,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你觉得特别清晰的画面,往往照片中的元素有很好的“肌理”。 肌理可以是很多,比如毛发、胡子、肌肤的纹理、建筑的几何线条结构等等。 当这些“肌理”以某种规律展现在画面中,对“清晰”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 ![]() | Photo by 小北我自己 好了,简单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 点击变焦,选择默认倍数 ● 夜间慎重长焦与广角镜头 ● 慎用人像模式 ● 想像素高并不等于画质好 ● 擦干净镜头,不开玩笑 ● 寻找充足的光线 ● 稳一点! ● 寻找万物的“肌理” 虽说,手机想要达到单反等相机的画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只要了解你的设备,认真熟悉它,并且掌握正确的技巧,拍出清晰质感的画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了,关于手机如何拍出质感的照片,同志们可以戳下方图片学习哦~ 记住,最好的相机永远是你手上的那一台 ~ 那今天就到这儿,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