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真实本意是什么?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3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最初由孔子提出“仁义礼”,后来孟子引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完善为“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从他的起源到完善以及流传至今,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在中华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最具有核心价值观。

“仁”是仁慈,仁爱,仁者爱人。这种爱不仅只是爱着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而是关爱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平等自由,救济他人于危难之中。

“义”是义务,义气,义不容辞。对亲人,对社会,有担当有责任心。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四海之内皆兄弟。心怀仁爱的感恩之心,去做每一件事,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仁义。君子重义不重利,见利忘义小人之心。

“礼”是礼制,礼仪,以礼相待。以礼规范社会制度和秩序,以礼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中国是礼仪之帮,处处都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任何人的以礼相待,相敬如宾,社会就充满着稳定与和谐。

“智”是理智,智慧,智勇双全。面对任何事情,必须有着清醒的理智。深思熟虑,反复思考,明白是非。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自己的事业,稳步发展,做强做大,奉献社会。

“信”是信用,信心,信誉第一。人无信不立,言而有信,诚信做人,诚信赢天下。讲诚信才有更多的朋友圈,才有更多优秀的成功者与自己志同道合。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各种磨难,还必须充满自信,信心百倍地去战胜艰难险阻。

儒家思想是最扑素的人间智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既是修身齐家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文明的道德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