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档案馆里的幸福点滴

 窗前有树905 2019-09-03

图为张士友与老伴王桂芳在家庭档案馆一角的合影。

本报记者周子凝文/摄

家庭名片:张士友,1936年出生,路桥区路桥街道良二村人,与老伴王桂芳育有一女二子。如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共有18人。张士友参过军又当过厂长,坚持写日记60余载,平时喜欢收集自己和家人的物件、戏票,还喜欢写诗、剪报、集邮等,与老伴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8月8日,一走进张士友家,映入眼帘的就是几幅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这是我孙女张宁歆的大作。”张士友的言语里透露着喜悦与牵挂。今年三八节,孙女的探亲假结束后,张士友与王桂芳已有许久没见到她了。

张士友算是个名人,他的家庭档案馆和他的日记曾被多次报道,是时代发展的最直接的见证者和最为深刻的时代符号。当日,记者参观了张士友的“宝贝”,听夫妇俩讲述一家子在时代浪潮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幸福康庄大道的故事。

困难时连糠也要吃

1958年,通过媒人介绍,张士友结识了王桂芳,并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几年后,大女儿张珍萍出生了。那时,张士友已经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路桥布厂,后担任厂长。

“那时,我的工资大约在每月30元左右,收入相对来说还可以。”张士友陷入了回忆,当时,他将路桥店面屋出售后,在车站买了一间店铺,老伴也从院桥镇服装社调回路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但基本形式还是“男主外女主内”。

“上半辈子只能说苦呐,和现在的日子完全不能比。”王桂芳谈起从前,有些激动,“拉扯几个孩子长大,着实不太容易。”

张士友与王桂芳的子女,衣服都是交替着穿,大的穿了给小的。“我自己穿的衣服,不舍得扔掉,裁剪改良后再给女儿穿,女儿穿了给儿子穿。”王桂芳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有一张照片里,小儿子看着好像特别魁梧,其实是衣服的缘故。”张士友乐呵呵地说,给孩子衣裳做大几号,可以穿好几年。“那时,我们大人哪里舍得吃饭,都省着留给子女们。有时候,连糠都得吃。”

“刚成家没多久,别人家在用鼓风机,我家还在用风箱。”张士友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比划了几下,脚下光滑的瓷砖地,上世纪60年代时还是泥泞一片,窗户没有玻璃,门也不牢固。

“以前,这四周都是田,房子造在田中央,慌兮兮的。”王桂芳说,下雨时,还得戴着斗笠甚至撑着伞烧饭。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上世纪70年代,张士友家里条件慢慢改善。1976年,他们家安装了电话机。

那时,村里基本上没人安电话,稀奇的很,邻居们都纷纷跑到老张家来借用电话。“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整个路桥范围内,没有几户人家有电话。”张士友露出了笑容,“装个电话机还得靠关系,我是托朋友帮忙的。”

改革开放后,只有十三四岁的大儿子张红卫初中毕业,待业在家,看到周围一些人做起小买卖,他也提出“做生意”的想法,张士友当即反对。而王桂芳则在私下偷偷帮助儿子,给了他20元本钱。

“他从市场里买了些布料,回家用缝纫机做成小背包,再拿去市场卖。”王桂芳想到那时,还有些责备老张的意思。

“儿子做了一段时间生意后,我才知道,那时也来不及阻止了。”妻儿都在家做包,张士友为了表示支持,就把家务活全都揽了下来,买菜、烧饭、洗碗,但从未插手他们的买卖。“现在,办厂、做生意再正常不过,可那时还是不被允许的,年代不同啊。”

现如今,张士友的两个儿子、女婿都办了厂,生活方面也不需要他们俩牵挂太多。

关系融洽的大家庭

2018年,路桥良二村的老房子由张士友大儿子当“总指挥”,全权负责翻新,从设计到装修,一手包办。装修后,每个周六都成为张士友这个大家庭的聚会日。

“一家人聚在这里很热闹,尤其是我们的曾孙,有趣得很。”张士友说,早上子女们买好菜带来,洗洗涮涮,从中午一直待到晚上,陪着他们过周末。

“我完全不需要动手,媳妇们忙进忙出,烧饭洗菜。”说起两个儿媳,王桂芳很是开心,“别人家我不晓得,我们家媳妇们和女儿还有我的关系都很和睦,连邻居也是这样说。”

老来老来,图个清闲快乐。张士友的爱好相当广泛,除了写日记、集邮、收藏各类物件、看戏外,他还爱上了写顺口溜。“从1956年2月7日起至今,我写了104本日记。现在我每天还写上一首顺口溜,坚持四年了,写‘好人好事本’坚持一年了。”张士友说,老了,也不能停止动脑筋。

众所周知,老张还有一个出名的家庭档案室。现在,张士友的曾孙也经常将学习成绩单、成长资料等交给他,央求着要做一个档案集。“不光是曾孙,孙子、孙女还有其他家人的档案我都做了整理。”张士友说。

而让张士友最骄傲的事,莫过于家里出了两代军人。“我是1953年入伍,大孙子在2009年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唯一的孙女在2016年也当上了女兵,现在留队了。”

“眼下科技发达了,孙女在部队里也时常和我视频聊天。”王桂芳说,“多亏了这个时代,让我和孙女的距离更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