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了我,放下我

 timtxu 2019-09-03

忘了我,放下我 来自贤二机器僧 00:00 02:33


 贤二如是说 

 以德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 宪问》

每个人都会做
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因此被烦恼情绪控制时,
也会不由自主
做伤人伤己之事,
普通人大多如此。
故而认为冤冤相报,
你不惹我,我不惹你;
你若犯我,我必犯你,
都是正确的、正常的。
修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
“难忍能忍”“以德报怨”,
是因为其认识和目的是不同的,
是为了断烦恼、出轮回。

小人以怨报德,
凡夫以德报德,
菩萨以德报怨,
皆因发心不同,所求不同,
智慧深浅不同。
小人烦恼深重,
为谋自利不顾他人;
凡夫虽有善心却我执未除,
行善难不望报,
一旦自我利益受损,
便会犹豫退缩;
菩萨发心破我执、度众生,
求的不是眼前的利乐,
而是究竟的解脱。

以德报怨是内心的磊落,
行为并不止于此。
究竟的目的是以善来唤醒善,
以是来纠正非,
而不是以恶来回应恶。
菩萨之所以能够以德报怨,
是把每一个境界
都当作修行的资粮,
而非对自己的伤害,
忘了“我”,放下了“我”。

以德报怨是一种心态,
在具体行事上要有智慧与方法,
不是对恶业听之任之,纵容鼓励。
没有长远的人生观、深层的价值观
根本谈不到这一点,
更难说用智慧去利他了。
初学者最适合的用心
是把一切都当作修行的境界,
以此来认识、降伏粗猛的贪嗔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