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友友、王羽佳高效练琴的秘诀 | 琴童家长100问:如何花最短的时间高效练琴?

 清晨海云 2019-09-03

王羽佳的练琴法则:高效练琴
把所有该练习的集中到一起练完就好了


再看看下面

这些 场景 是否眼熟


1.无休止练琴

2.屈打成招加时练
3.锯木头
4.我心已不在

5.分分

钟想砸琴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你们究竟每天给孩子 练了多久
让孩子们像 历劫 一样!


这样下去是不行滴!!!!!

练琴 多久 才 合适 呢?
怎么 高效 的把握练琴 时间 呢?
1. 练琴多久为好

国内公立民营的幼儿园到中学,功课压力是非常大的,孩子在练琴的时间上往往大打折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15~20分钟 内大脑的吸纳记忆状态呈现最佳水平

学后的孩子,可以适当加码,

周末假日可以延长时间。

孩子的练琴时间比较明确,

20分钟、30分钟、45分钟......




国际学校文化课压力较少的孩子,基本回家没作业,比较适合美国孩子的练琴法则纽约一所以音乐为主的公立学院的主任奥德克富勒说:


对于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们,

我们希望他们一天练习 0.5小时

这个半小时包括从箱子里取出乐器和去上厕所的时间。

之后我会让家长们逐渐增加时间。

到了三年级,练习应该保持在每天1小时左右。

到了初中,增加到大约 2小时

钢琴老师卡罗尔.普罗查斯卡解释说:“我的经验是:如果上课30分钟,那么你要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如果上课45分钟,那么你要每周5天,每天45分钟,以此类推”。


走专业线的孩子,练琴时间的规划就完全不同了。

30-6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用来做基本功的训练,但这对他们来说只是基本热身运动。简短的休息后,正式练习开始1-?个小时,看孩子的精力、能力、练琴目的来定。

练琴时间长当然好,但一定要伴随注意力集中、精力投入才最有效。科学的练琴方式就是:先保持一个清醒和有活力的状态下,有逻辑、系统、结构和目标的训练。先提出要求,仔细思考和倾听分辨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和音乐上源源不断的想法系统练琴。


注意:一般在动脑练习2小时后头脑和身体就超负荷,需要适当的休息,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过劳病症





2.高效的把握练琴时间



对于年幼的或者是还没有找到音乐学习入口的孩子,过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延长练琴时间只能增加孩子的辛苦和烦躁。孩子每天练琴多长时间最好?这并不是一条单选题,它会有很多选项,看看究竟哪个适合您的孩子

首先,根据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认真和耐心程度来安排练琴的时间。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练琴时间 需要被 固定 下来。如果很灵活,那练琴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1分钟 超强练习法
准 备 仪 式

在练琴前我们很少会关注孩子自身,我们通常是把孩子塞到乐器面前,他的脑子乱乱的、身体僵硬完全没有放松,很难进入练琴的状态。所以准备给孩子练琴之前,先做基本准备。比如:让孩子喝点水去一趟洗手间,静静心,舒缓一下心情。帮孩子保持好的心态,集中注意力投入练琴中去。

1分钟练习法:这并不是说每天只练1分钟时间的琴喔!在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时间观念的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有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课题,那就是让孩子在1分钟内理出自己的练琴思路,盲目的练琴是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还很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边看谱一边回忆老师的要求,促使孩子思考细节。了解练琴的目的、主动发现问题,为实练做足准备。练琴前养成这些习惯很重要,它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学琴效率,若能保持便受益终

1分钟练琴法不是让孩子练到毫无瑕疵,弹得有多精彩,贵在懂得如何抓重点训练,力求吃透曲目。 对于孩子还是能起到一定聚焦的效果,孩子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也便于日后建立良好的练琴概念

5分钟 细节练习法
小目标和应急方案


我们在采访很多广受欢迎的小机构时,也收获到一些非常棒的点子。国内的初高中学生功课是非常繁重的,那他们是怎么兼顾练琴和功课的呢?好几位同学这么告诉我,我会在放松的时候,拿出乐器在学习的曲子中挑出其中的1-2小节困难的片段练一练,哪怕只有5分钟时间。到周末,我会把平时练的部分串起来练习就感觉非常轻松了。

15分钟 拼搭方案
叠加法

著名的大提琴家演奏家马友友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循循善诱,每次不会让他练得太长只15分钟,让他专心地练。他认为小孩子顽皮,定力不够,专注比时间更重要。他的父亲经常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你要先将它分割成四个部分,这样你就可以先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一点一点,最后解决最难的部分”。 

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方法。所以,马友友回忆他的启蒙阶段时说”由于幼年时期按父亲的背谱方法去做,每天只记一首乐曲的两个小节......于是我在8岁时,就会背谱演奏三首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即使现在,我背谱的速度也很快,能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15分钟练习法:小编我的女儿5岁大开始学琴,她太小根本没有时间观念,尝试了N种方法失败后。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效问题。一个小朋友能集中注意力多久来练琴呢?根据数据显示:

4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约为12分钟

5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约为14分钟

于是我特地买了一个超级可爱的计时器,把时间设定成15分钟。她知道按下按钮就是开始而定时器响起就是结束的新信号,之后她便可以去玩了。她很乐意这个小东西陪她练琴,计时器可以替我承担监管者的角色,避免了我和孩子间,为时间长短争论的矛盾。

现在孩子已经8岁了,计时器上的分钟数我已经默默地累加到2-3个小时,孩子也没有觉得特别累。当然,我说的练琴时间里还包含孩子休息的时间喔!喝喝水,离开位置活动一下,当然家长大大的赞美、大大的拥抱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用刻意指定练习的总时长,以练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内容大纲开始。拆解成:

15分钟的基础练习
15分钟的慢速视奏练习
15分钟的熟练练习
15分钟的纠错背谱练习等等......
(练习顺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拼搭)

现在孩子已经入门了,对练习也有自己的要求,15分钟的某一个项目没完成,她会主动提出说:“我可以再来个15分钟吗?刚刚我没有练好!”对于孩子来说15分钟很容易做到的,她不介意加一点点时间。

实际上15分钟不足以精练这些内容中的任意一项,只能让你进入状态15分钟似乎很,但很多个15分钟叠加起来,不知不觉时间就累积起来。理想状态下,这15分钟将会引起你想要进行更多训练的欲望。关键是为了训练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花时间去做。

20-30分钟 拼搭方案
亲子契约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练习计划,例如:

每天20-30分钟开始

包括一个5分钟的休息时间

约定好开始时间、定个教学目的,而略小的孩子则是约束孩子不可以随便闹情绪不练习,家长也不可以因为孩子今天没练好或其他原因惩罚孩子延长练琴时间,双方要有这种平等的契约精神。孩子如果进步就奖励他,激励孩子把练琴作为每天的必修课。让学习音乐玩乐器变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孩子高效利用时间
家长终于轻松了




做个轻松的琴童家长不易,最好的做法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说,忍住脾气,顺着孩子的自然不催,接受孩子的结果不比。多鼓励孩子提高练琴质量,激发孩子的表达意识,以他们独有的视角来表达对音乐的解读,而不是去单纯去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

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讲究练琴的时效性,奖励孩子高效的练习减少练琴时间。只有适合孩子,他们愿意主动去练琴我们家长才能彻底卸下包袱。

橄榄古典音乐

最新杂志书发售

跟着肖邦游波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