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我认为 学习书法首先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创作前的理论准备,一般日课、习作,与经典创作。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各村有各村的打法。我认为 1、要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自身才有动力;否则,强迫,钻不进去,就会半途终止。 2、要找一个好老师。比较全面、各种书体写的都有相当水平;有眼光、既了解传统,又不排斥新生事物的人;有德行,敢直言。自学效率太低。否则,会走弯路 3、临摹这一关必须过。初学临摹什么体,我认为,除草书不能学外,其他都可学。临摹目的无非就是,一是练眼力,二是练线条【笔画】,三是练抓型。不继承前人的,没有根基,没有‘中华基因’。无论‘自己的主打歌’攻什么体,北碑、隶、篆的临摹是必修课.临摹几家,几种书体后,再搞临摹创作和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创作,才能信手粘来。否则,搞出来的作品,可能就有‘集字’‘奴书’之嫌。 4、先练型。型、神都抓、进度慢,兼顾不过来。毛笔写累了,也可以用bk的铅笔。 5、后抓神。细节决定成败,尽可能像,意临不适合初学者。 6、创作前的理论准备不能少。理论指导不能偏废。偏于实践,就像‘盲人骑瞎马’;‘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正确理论作指导,可能在浪费生命,不会迅速提升水平。 7、一般日课、习作。书法的学习,在日课、习作的积累。如果是‘一曝十寒’,那么‘字匠’都谈不上.必须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舍不得时间、舍不得生命,那就是浪费生命。 8、创作相当水平的作品。一是要深刻了解、理解诗、词、文章的作者、内涵和历史背景情愫与头脑勾勒作品音乐感觉、图示画面相统一;二是力求创作 与诗、词、文章内涵相统一;三是力求创作 与诗、词、文章的内涵与书法字体相统一;自己创作的诗、词、文章与书法作品的样式相统一。历史上,成为‘经典’之作的无一不是,自己创作的诗、词、文章。任何‘经典’之作的无一不是多种因素的统一。 关于书法流派的理解。 书法流派历来众说纷纭、千差万别。世界是多极的趋势,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书法流派也是多个流派的书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一是尝试汉字元素抽象造型。以自然现象为参照物,以书法所表现的内涵为目的,联想、想象,激发创作的灵感,创作出一种图式。这种东西,老祖宗几千年就有,只不过夸张一点,如同过春节贴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招财进宝’样式的东西,像画‘符’一样思路,如出一辄。如果真的挂在一个相应的地方还可以,但有些人还是不能接受这种样式。 二是偏重汉字结构美的表现。笔法从次于结构,而居其次,只要造型奇特、有视觉张力,有视觉冲击力,与传统典雅美相区别,具有新鲜感。在造型元素上,多吸收北碑、墓志、钟鼎、魏晋民间书法可融合拙朴、生动东西,化腐朽为神奇。这种东西可被相当一部人接受。 三是以沿袭传统发展为主题,对传统书法元素有效利用,进行创作。这是一条长期、艰难、信心与毅力的大比拼,需要一个足够耐得住寂寞,身体抗得住的生命书法之路。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