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我们需要做什么?

 老苏读书 2019-09-03

摘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关键在于创新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促进师生关系的重建和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使教育个性化满足每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



本期内容,我们为您分享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理念深度变革未来课堂,实现由培养“知识人”向“智慧人”的转变。
智能化技术与智慧化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发展是智慧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根本特质与重要标志。具体到实践层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表现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智能化技术,二是智慧化教学。

 

智能化技术显神通


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已并正在产生着深刻作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常规手段下难以完成的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得以真正实现。

智慧化教学促发展


智慧化教学主要指教学以学生作为人之主体的智慧发展为目标。根据智慧化教学的演进过程,大致呈现为传统智慧化教学、融合型智慧化教学、理想型智慧化教学等形态。 
智慧课堂的几个关键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5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过程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与创新四个阶段参照该发展阶段论,从智能化技术与智慧化学习两个维度,我们将智慧课堂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融合与创新


“智慧”教育——起步阶段


常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智能化程度稍低,初步具备交互功能(如电子交互白板)。教师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意识,但对智慧教学理念理解深度不足,难以真正提升学生智慧。

“智慧”应用——融合阶段


智慧教室等学习空间初具规模,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师生可进行良好交互。教师明晰智慧的涵义,能真正以学生智慧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设计,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得以不断发展。

青鹿携手北京邮电大学打造的智慧学习空间

“智慧”增强——创新阶段


人机融合、深度态势感知、人机智慧和谐共生,智能导师助理出现,智慧化教学以学生数字智慧即技术增强型智慧发展为目标,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完全为理想教育服务。

智慧教育研究院制图

教学模式要对号入座

起步阶段——“改进型”模式


在设备与资源仅能初步满足教学应用的起步阶段,需要调研现有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按照智慧课堂的意蕴特征和发展要求改进现有教学模式。

融合阶段——“交互型”模式


在智慧课堂环境初步完善的融合阶段,需探讨与智慧学习环境交互融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阶段——“理想型”模式


在智慧课堂环境建设相对成熟的变革阶段,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理想智慧课堂为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特点、技术环境对智慧发展的要求,设计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可供学生个性化选择的智慧课堂教学新型模式。

智慧教育研究院制图

打破平衡求发展

智慧课堂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平衡系统。但当技术条件的变化满足不了当前的教学理念,智慧课堂就会发生突变。

辨认“改进型”与“交互型”模式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征,当达到特定的临界状态时,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得以进阶。以下以探究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例,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这五个方面对改进型和交互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表征,并标记二者的进阶标志。

实践出真知: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以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编辑个性化文集,微项目以“规划书籍的整体版面”为例,应用交互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实验研究条目成果,转载时有删减
本文转载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官方微信——教育之弦(moe-csdp)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于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