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姚跃林

 奉啸敏 2016-09-12

    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远比制度建设更重要。再好的模式也要靠教师去执行,何况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河北省某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在一路争议中推行两年,最终被叫停。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工作方法上太急躁了”,也有人认为“引进的东西太多,老师无法消化”。在笔者看来,用一种模式定义全县中小学所有的课堂教学,有违教育规律。一场只见局长见不到教师甚至见不到校长的教育改革,注定很难走远。事实证明,只有当教改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时,才能顺利实施,才能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模式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教育可以有模式,课堂教学也可以有模式。但“标准”之外应允许有更多的“变式”。所以我们常说有方法不唯方法,有模式不唯模式。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方法都有适用的范围,不宜夸大成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课堂结构。如果要求每一节课都必须使用同一种方法教学,那就有形式主义的嫌疑了。


    行政化使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正是当下教改难以深入的症结所在。将课堂教学模式教条化,教改就会走样儿。教改的最关键人物是教师。教师为何抵制教改?通常并非教师思想僵化、抱残守缺,不愿意接受新生物,而是因为相关部门将经验变成了束缚教师创新的绳索,甚至置教师于改革的对立面。有些地方在推广杜郎口模式时规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间超过10分钟就被视为教学事故,显然太教条。


    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远比制度建设更重要。再好的模式也要靠教师去执行,何况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站讲台的是教师,当一线教师在教改中遇到了困惑,相关部门就要解惑。要尊重教师的创新创造,不能居高临下,一味强推。越顶层的设计越应当突出原则性,不宜太具体。条条框框太多,学校和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教改有违教育规律和改革精神。教改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一线教师的负担本来就重,如果教改带给老师更多的负担,教师怎么可能拥护呢?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无疑是正确的。但“自主”不是不要老师,“合作”不是非得对面而坐,“探究”不见得非要将课堂搞成茶馆。吃饭也要变换花样,何况学习?从“学学、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法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从“三三六”到“三疑三探”,这些方法大家都在用。区别在于我们将其作为一种方法适时地去用,而不是将其作为模式,要求每节课都用。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应当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决定。譬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导学案等等,笔者30多年前就做过,而且一直采用。但没必要堂堂课翻转,在大班额的教室也没必要将秧田式的坐位完全改为团团坐的方式。我们学育才、杜郎口什么?主要不是具体模式,而是学习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勇于改革的魄力和勇气,学习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还课堂于学生的做法。


    教改的目的应该是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不合适就要改,故“微教改”是随时的,无须兴师动众。最好的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最好的模式应当是适合课堂上“这群”学生的模式,而非舶来的固定模式。怎样才能使教改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要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度外,更要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利和课堂教学自主权。推动教师与时俱进地自觉投身教改的动力应该是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教学不能靠专家去臆测而要靠一线教师去实践,好不好当然是老师说了算。当教师时刻思考着怎样的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方法时,“教改”自然就成了他的自觉行动。(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