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从我的2018“蒙”签说起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不,也不要以此为荣辱。——斯宾塞

◇我认为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它在本质上除了知识传递、道德培养之外,就应该是对孩子权力的尊重。不明白这一点,任何苦心孤诣的教育都是会失败的。——斯宾塞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斯宾塞

一周多之前,打开喜马拉雅听书,突然跳出了下面这一签,是在提示我没有搞好“启蒙教育”吗?

在外出的讲座中,也经常提到“蒙”卦。这与我的签是偶然的巧合吗?

“蒙卦”是《易经》64卦中的第4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坎(水)上艮(山)相叠。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彖》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再联想到这两天在听教科局安排的培训讲座,特别听到奎屯市教研室李爱民主任讲座说到的一个校园教改情节,使我印象深刻——

他说,有一个老师到某地学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之后,回来后,就按所学模式的要求,坚持前2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可是20分钟过去之后,又忍不住,这里不放心要提示一下,那里心里不踏实要提醒一下,那个刚刚习得的模式一下子支离破碎——一句话,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老路上!

这就是我们教改中常说的“钟摆现象”!没有自己的定性与定力,没有自己的坚守与信念,今天觉得这个好,明天觉得那个棒,边学边丢,有点像猴子掰玉米,又怎能取得教改的成功呢?

插一句,关心家庭“自主教育”的家长记住了: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自我教育,一定是孩子的内心觉醒。有兴趣的还可细读我写的《感谢妈妈小时候不怎么关注我》。

很早之前,就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句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画苹果:他没有像一般老师那样,一开始先出示一个苹果,然后仔细给学生一步一步讲怎样画。他是让孩子自己地画苹果,然后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所“创作”的苹果。一个小孩画了一只方苹果,老师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大加赞赏,请这个小孩介绍为什么要画方苹果,小孩说“方苹果放在桌上不会滚,运输起来方便”,于是教师大加鼓励:你长大一定能培植出“方苹果”!

现在,再来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老师总是喋喋不休,娓娓而叙,担心这个同学没听到,那个学生没教会,不厌其烦地讲呀讲呀,一堂课下来,教师直喊好累好累,学生也索然无味,像只学嘴的鹦鹉,好象学了许多话,却不懂话的意思是什么——学了很多知识,却不懂学知识的方法、能力,这真是吃力不讨好。

联想到我们生活中,常有“母女合十分”、“勤快娘儿懒惰女”的说法,是不是我们教师太勤快了?假如教师学会了“偷懒”,我想学生不就会学得更勤快,更主动,更有创新意识了吗——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有许多问题值得来反思了:

课堂上我们总是提问题学生来回答,能不能让学生提问题让教师来回答呢?

我们总是出题目(包括作文题目)让学生来做,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出题,让其他学生来做呢?

教师总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显求自己的权威,能不能坐到学生的座位上让学生登台讲演呢?

我们总是精心设计好绘画、实验以及许多操作实践活动的步骤让学生来进行实践,能不能让学生自己设计步骤、方法来进行呢?

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把班级管得死死的,能不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呢?

如此等等……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三个条件是积极的思维、专注的注意力、还有教育力的一致性(教师、家长与其他教育孩子的重要他人)。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了,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请注意:真正的“学习力”一定是发生在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之后,一定是发生在真正的“负责任”的学习之后!

虽然,我们做了这样的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没有以前那样好控制了,观摩起来也没有以前那样“好看”了,或许也会出现象日本孩子那样,画出“方苹果”之类的东西,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就蕴含其中吗?

当然,课堂上教师学会“偷懒”,并不意味着课前、课后也“偷懒”呢?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信心、有资格“偷懒”,必须在课前、课后更勤快更努力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准备,这样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