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夏令营刚刚结束,近期总有家长问我新教育的相关问题,他们知道新教育好,也大概知道新教育在干什么,但是对新教育到底好在哪里,新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可能还不够了解,所以,我想借由两篇文章说一说新教育到底是什么。 关注新教育的很多家庭起初是因为关注英语学习而接触和了解到新教育的,甚至很多家长就是英语老师,或者是开英语培训机构的,接触到新教育的“自然英语学习法”和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成果后,触动很大,有些英语教育者发现原来自己研究和践行了一辈子的英语教学方法可能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低效的,而新教育的孩子却可以在短时间里将英语学好,这是让家长或者老师们首先感到震惊的地方。 另外,英语在各类新教育活动中是展示的重头戏,因为它的成果是比较能够显现出来的,所以,很多刚走进新教育的人认为新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学好英语,可以四个月突破英语。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新教育的原因是新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突破英语,尤其是有些孩子的年龄到了建立双语思维最后的关键期,特别是一些11岁到12岁左右的孩子。 家长们希望通过半年或一年左右的时间把孩子的英语抓上去,方便以后孩子的英语学习,为其它功课的学习腾挪出时间和精力来。 但其实新教育的英语学习方法并不难,如果在家坚持得好也可以操作出来,或者通过懂得“自然英语学习方法”的英语培训机构去践行出来,并且英语是一个工具而已,要费那么大劲为了学英语而进新教育吗? 不过新教育仅是四个月突破英语吗? 很多认识到学习能力得以阅读能力为基石的家长发现当下中文教育的很多问题,孩子们经过多年的中文学习不仅没有变得更会表达和书写,逻辑思路清晰,反而变得说话不着重点,空话废话多,讨厌写作,不喜欢阅读或者阅读量少,阅读的内容肤浅,直接导致孩子的思维肤浅,或者就是混乱的,脑子里一片浆糊,很多大学生到大学毕业仍然写不出一篇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毕业论文。因此,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当下中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家长就想走出这样的迷局,也因此接触到了新教育。 新教育在孩子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上台能讲,下台能打,提笔能写”,这里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能讲,能写,能打的能力,能讲能写需要很好的思维做支撑,这样的人到了企业能带队,到了学堂能带班,自然是不稀奇的。 另外,山长本人的思维就非常严密,并且很多今日的老师和孩子们都是思维见长,所以很多家长认为新教育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教育,甚至有人把新教育与思维教育等同起来。很多新教育的家长会经常组织在一起学习山长的博文,梳理思维线,有些学堂大龄的孩子每天的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习山长的博文,学习山长的思维。 思维教育是新教育的重点内容,简单讲学习新教育的思维,我们的脑子就不会乱掉,不会是乱元思维,能够看到和想清楚很多事情,不过新教育仅仅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教育吗? 如果说新教育既不仅仅是四个月突破英语也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教育,那对新教育更深一层的理解是什么呢?很多家长或者新教育圈里的伙伴认为新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教育,培养社会栋梁的教育。
是的,新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是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了,而是站在孩子未来的角度,“以终为始”地培养孩子,也就是说设想一个孩子如果去到社会,哪些能力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比如吃苦精神,比如持续努力的精神,比如做事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等,新教育在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在社会上当然会更容易成功。所以,有很多人认为新教育是在培养更优秀、更适应社会的人。为社会培养人才这当然是教育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但是也因为此,新教育被有些不明究竟的家长说成是少年儿童成功学,还因为这样的定义被有些了解不深的家长误解,甚至攻击,他们常用的武器是新教育在揠苗助长,在过早地开发孩子,将儿童或者少年教育成人化,让孩子没有了孩子样。 精英符合主流价值观,但精英还会有精英的烦恼,焦虑、压力,生老病死等等,这些问题又如何通过教育来解决呢? 而这些正是新教育要去做的事情,因此,新教育不仅仅只是为社会培养一个更优秀的人,而是让一个生命更有力量,更和谐安稳,更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说前面说的都是新教育的“得”,得到英语能力,思维能力,全面的社会能力,那么下面说的就是新教育“舍”,也就是“放下”,放下我们对吃喝玩乐的执念,放下对他人和事情的评判,放下贪婪和恐惧,一切向内看,向内求,找到自己清净自在的本心,让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得以呈现,找回自己的力量,活出生命的光彩,同时不畏惧生老病死。因此,新教育是生命教育,是为人的整个一生服务的教育。 而作为人最重要的是人“心”,心好了一切才能更好,因此,新教育之旅是“修心”的旅程,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最核心和本质的内容,因此,老祖宗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营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里,开启的是一个人的慧,先育心,再学智,先有慧,再去博闻多识,是有次第的;学习方法上特别强调要精专,要一门深入,因为一门深入才能精深,否则,学了也只能算是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松;而且中国文化最强调经世致用,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去用,去落实,落在点滴的事情上。 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来自于工业革命时代,培养的是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工人和管理者,教的是知识,而且是分科的知识,比如说中小学的孩子一天下来有很多门课,无法长时间聚焦和精专到一门中,容易浮在表面,较难形成很深入的思考,这也是当下很多孩子比较浮躁,思想肤浅的重要原因。 同时,工业时代的各种世界性问题已经频发,环境污染、种族争斗,森林被砍伐,海洋被破坏、心理疾病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教育上,而且是对人“心”的教育上。当下的很多工种就要或者很快就要被机器替代,那么,作为人,人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感受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人生命能量的提升才是教育的重点。 当然,西方教育虽然偏“术”,但整个知识体系是比较完备的,能够为我所用。新教育也正是将中国传统教育的“道”与西方教育的“术”进行结合,形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育新格局,它是中国教育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国的教育完全可以引领世界的教育方向,赢得世界的尊重,虽然它现在是点点星光,但它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引领着未来教育的方向。因此,如今能有缘接受新教育的这批孩子已经站在了未来教育的最前端,他们何其幸运! 那么,新教育如何具体去落实“心”上的教育的呢?请继续关注新教育到底是什么?(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