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十年档案(2000

 安然自得888 2019-09-03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不知不觉过去了,关于这十年的诗歌创作,评价众说纷纭。而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把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和真正重要的诗歌理论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时代的证据和档案。基于此,《明天》因种种原因停了几年后,今年决定复刊,重新编辑第三卷。从第三卷开始,《明天》将每年定期出版,同时,将定期在长沙召开“明天诗歌年会。

《明天》第三卷的选题为《中国诗歌十年档案(2000-2010)》,集中遴选1960-1999年间出生的54位诗人在过去十年间的代表作品(特别说明,60年后出生的第三代诗人作品不在选稿范围)。为什么确定的诗人数是54人而不是通俗意义的50强?——54正好是一副扑克牌的张数,希望这54人能凑成一副完整的扑克牌,且每一张牌是不一样的。各个年代的人选如何产生?就成立了一个以专事诗歌批评为主的编委会,《明天》诗刊主编谭克修任编委会主任,李少君、谭五昌、小引、邵风华、霍俊明、易彬、余毒等任编委。编委的具体分工如下:李少君、小引共同遴选60后的人选,邵风华、霍俊明共同遴选70后的人选,易彬、余毒共同遴选8090后的人选。对于争议比较大的人选,由编委会共同表决确定。谭五昌负责这10年的诗歌理论和诗歌事件的梳理。

征稿要求如下:

1、来稿应为诗人在2000--2010年创作并发表(网络纸媒均可)的诗歌代表作,300行以内;诗人或评论家在2000--2010年创作并发表(网络纸媒均可)的理论评论文章,2万字以内。
     2、来稿请用word编辑,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17磅,左侧对齐。标题应用书名号标示开来。
     3、请附上作者近期生活照一张(jpg格式,尺寸不能太小),个人百字简介(必须注明作者出生年代)一则,以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以便收取样刊。由于本书系公益出版,将向作者本人寄赠一册样书,没有稿酬。
     4、征稿日期:即使起至2010111
    5、投稿信箱:mt2020@qq.com


《明天》诗刊 
201009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