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第一周,决定孩子一学期成绩

 如水138 2019-09-03

新的学期承载新的梦想,新的梦想开启新的超越。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开学,很多孩子却还没正式放下放假状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

家长们不能因为孩子开学了就松一口气,事实上,在开学第一周,孩子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开学问题,需要家长的帮助。

在最为关键的开学第一周,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摆脱开学焦虑症,顺利实现新学期超越呢?

开学第一周,决定孩子一学期成绩

1

开学第一周的不良表现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不是和身边同学聊天,就是看着窗外。

有些孩子明显的精神不济,特别是上课时就提不起精神,很容易走神,甚至直接打瞌睡。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在于孩子还沉浸于假期的轻松中,还未找到紧张的学习状态,也未能端正严肃的学习态度。

加上在假期里太贪玩,经常熬夜,睡懒觉,导致精神不足,也不适应早起。

沉迷电子游戏:

在家里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游戏,往往为了游戏而放下学习,没好好做作业。

回到学校,和同学聊的几乎都是电子游戏,学习时反而心不在焉。

要知道,15岁以下的孩子好奇心重,自制力差,十分容易被电子游戏等新鲜事物所吸引,难以抵制其诱惑,从而无心学习。

学习情绪低落:

开学后情绪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就发脾气,特别当家长要求孩子学习时,往往会被拒绝。

不愿意完成作业,开始自我怀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也觉得自己可能读不好书。

孩子情绪的明显低落,主要源于身份的转换与环境的变化。

重新回到校园后,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要面对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不稳定。

出现厌学倾向:

开始陷入极度自卑,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人,总是把“不想学”、“烦死了”、“很累”等等挂在嘴边。

把失败合理化,不从自身找问题,反而怪学校怪老师,以此麻痹、安慰自己。

一旦孩子出现厌学倾向,他们的成绩会大幅下滑,其心理状态也会出现明显的消极倾向,家长应该立即重视起来。

开学第一周,决定孩子一学期成绩

2

如何实现开学超越

优生与差生的区别,在开学第一周已经能明显看出来。

优秀的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不仅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还能主动争取额外的学习,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实现全面发展。

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往往不能过渡好假期与新学期,以至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不爱学习等等开学不良反应。

家长们应该发现,学习好的孩子总是越学越好,学习差的孩子总是越学越差,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差异,而是两者的主观能动性不相同。

孩子并不是天生爱学习的,但有的孩子能主动学习,有的孩子却非常懈怠,全在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做好以下4点。

奖罚分明:

英国教育家培根先生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孩子之所以主动学习,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习惯,是习惯促使他们“爱”上学习。

而形成习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和孩子约法三章,严格执行,并且一定要做到奖罚分明。

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奖励,让孩子知道这么做是好的,以后也要一直坚持。

孩子做得不好的,就要适当惩罚,避免孩子以后再次犯错。

奖罚分明的教育是有力量的教育,孩子从中规范了学习行为,并且在长时间的坚持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学第一周,决定孩子一学期成绩

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难集中,会直接影响其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专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就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定时: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些事情,让他们逐渐形成时间概念,掌握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的方法。

定量:安排稍微超过孩子能力的任务量,从而不断提高孩子的学习与做事效率,帮助孩子专注于工作中。

专注一件事:锻炼注意力的前提是,每次只能让孩子专注于一件事,因为人的精力与注意力是有限的,应该利用最有限的能力,把事情做完、做好。

缓解孩子的学习倦怠:

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或者分享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经常跟孩子聊聊天,有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其学习疲劳。

带着孩子出去参加户外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体能,让孩子有饱满的精神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们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爱上学习。

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多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

开学第一周,决定孩子一学期成绩

让孩子树立学习目的:

孩子学习情绪低落的又一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

“是爸爸妈妈要我读的...”“老师说要认真读书...”“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

只要孩子一天没有学习目的,他们就难以摆脱厌倦状态,进入新学期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够刻苦,孩子的成绩自然跟不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与动力。

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习,优秀的成绩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刻苦用功与努力付出,让孩子为自己的努力与成长而高兴,他们也会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