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写诗,应提倡一首诗主义

 安然自得888 2019-09-03

一个成熟的诗人,是具有自觉的精品意识的。就像一位久负盛名的画家,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自毁长城。一个诗人爱惜自己的诗歌应该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只有这样写出的诗歌,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与那些诗情四溢,创作井喷的诗人相比,还有一些诗人,却表现的很节制,很自抑,这并不是他们诗思枯竭,油尽灯枯,而是一个成熟诗人的自觉选择。在数量上,他们厚积薄发,在质量上,他们深思熟虑,精品意识是他们不变信念,经典作品他们永恒的追求。

长与短当然不是衡量一首诗的好坏,短诗并不一定都是精品,长诗并不一定都是巨制,但经典从来不会厚此薄彼的。说到李少君,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我喜欢的诗人,他就是北京的诗人洪烛。

 

写诗,应提倡一首诗主义

李天琪

   

    前几天,看到一本诗选的目录,上面的作者几乎耳熟能详,但论起他们的诗歌,熟悉的却寥寥无几,于是写了篇《读诗多年,只记住了一些人名》。

    本来是一点个人的小感悟,因为一叶障目的局限,想着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看法。让人意外的是,居然引起不少博友的共鸣。

不仅如此,个别博友的拨冗和点评,不仅使我受益匪浅,而且让我浮想联翩,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写诗,应提倡一首诗主义。

提倡一首诗主义,并不是希望每个人写一首诗,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把要写的诗当最自己的最后一首来写,当做最好的一首诗来写。

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写诗就像抽 》,一个爱诗、读诗、写诗的人要他或她远离诗歌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虽不能说像戒烟一样痛苦,但内心的恓惶是显而易见的。

不读诗心着急,不写诗手就痒,这是许多写诗人共同的感受。

海伦.凯勒曾经写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自己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而震撼了全世界,这虽然以肉身的存在为前提,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说诗歌就是他的半个生命并不夸张。

当命运剥夺了他灵魂的自由,现实扼杀了他写诗的权利,而且这种残忍将以慢性侵蚀的方式蚕食自己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思考存在的意义和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这种残酷的煎熬,是每个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如果说阿Q在面对死亡时,也要将画押的权利用到极致是一种迂腐的话,那么,一个诗人,将自己即将写下的每一首诗当做最后的权利和机会,即使做不到最好,也是让人为之侧目和尊敬的。

一个成熟的诗人,是具有自觉的精品意识的。就像一位久负盛名的画家,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自毁长城。一个诗人爱惜自己的诗歌应该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只有这样写出的诗歌,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诗歌的好坏,固然跟诗人创作的多寡与写作的频度关系不大,但好诗绝不是那种毫无节制的创作中误打误撞得来的。

在传统的农耕时代,由于生产资料的匮乏和生产力的低下,广种薄收是人们不得而已的选择,在一个科技发达,高效环保的社会,谁还继续抱残守缺,坚持遍地撒网,广种薄收的观念,无疑是不识时务的莽汉。

我感觉现在一些写诗的人就抱着这种广种薄收的信念写诗,遍地撒网的心态投稿,总以为多了总能捡到一首好的,撞上那个刊物就算幸运。网络的便捷,让一些墨迹未干的诗作四处蔓延,甚至一些作者都来不及仔细推敲,就开始到处传播。精品意识完全被抛弃了。

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现在的不少诗人,我指的尤其是网络诗人,一天创作几十首诗歌的不乏其人。打开他们的诗歌博客,不是组诗,就是一束,看了让人眩晕。

诗歌毕竟不是花朵,少有少的个性,多有多的色彩;诗歌也不是音乐,再好的两支名曲,放在一起演奏,听到的只能是噪音。

与那些诗情四溢,创作井喷的诗人相比,还有一些诗人,却表现的很节制,很自抑,这并不是他们诗思枯竭,油尽灯枯,而是一个成熟诗人的自觉选择。在数量上,他们厚积薄发,在质量上,他们深思熟虑,精品意识是他们不变信念,经典作品他们永恒的追求。

我手边有一本很薄的诗集,是诗人 李少君的,书名也很有意思,叫《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书薄,诗短,但每首都是精品,我都快把书翻烂了,仍然喜欢。

我觉得诗集应该像这本书一样薄厚才最为适宜,当然这涉及版本学,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它确实影响着读书的心情和质量。

我不知道喜欢诗人李少君的朋友们是否注意到,他的诗不仅短,而且创作数量也很少,和网上一些诗人博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少君博客上面很少发自己的诗歌,这一方面与他是一个编辑家有关,我想也与他诗歌创作的态度不无关系。

长与短当然不是衡量一首诗的好坏,短诗并不一定都是精品,长诗并不一定都是巨制,但经典从来不会厚此薄彼的。说到李少君,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我喜欢的诗人,他就是北京的诗人洪烛。

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那些思辨、机智、而又抒情的短诗,记住他却是因为由他那些精致的短诗玉成的长诗、大诗。最近他写的《屈原》,我不敢说这首长诗在当代诗坛上树立起一座怎样的高峰,但它必将对现代汉诗的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这里例举他们,并不是谄媚讨好他们,而是我认为他们都是具有精品意识和经典写作理念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少君的短诗不短,洪烛的长诗不长。精致才是他们的共性和品质。

诗人,只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才能写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